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3日電 題:庫爾班大叔家鄉(xiāng)“紅”起來
新華社記者丁建剛、郝玉
上世紀五十年代,,庫爾班大叔決心騎著毛驢,從新疆于田縣出發(fā)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如今,,越來越多乘火車、自駕車的游客涌向他的家鄉(xiāng),,重溫這段記憶,,領(lǐng)略南疆新容新貌。
初夏時節(jié),,沿著白楊掩映的鄉(xiāng)村公路,,記者來到位于沙漠邊緣的庫爾班大叔的家鄉(xiāng)——于田縣托格日尕孜鄉(xiāng)托格日尕孜村。擴建后的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大門口,,汽車和摩托車停放有序,,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luò)繹不絕。
紀念館建于2003年,,近年來,,經(jīng)過多次擴建后重新面向游客開放。擴建后,,館內(nèi)除陳列有珍貴的歷史照片,、重要文獻和實物之外,還添加了聲像室,,制作了浮雕,、專題片,被命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徜徉在館內(nèi),,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舊實物,,讓遠道而來的參觀者不斷發(fā)出驚嘆,。了解到庫爾班大叔從小生活貧困、新中國成立后才過上幸福生活,來自新疆北部的昭蘇縣干部蘇里坦·馬納甫汗感慨地說:“身處新時代,,我們更要堅定跟黨走的信念,,感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在紀念館大門左側(cè),,修繕后的庫爾班·吐魯木故居同樣人氣頗高。這處歷經(jīng)風(fēng)雨的土坯房,,按照老人當(dāng)時生活的原樣布置,,由餐廳、臥室,、庫房等組成,,擺放著他生前用過的油燈、木碗木盆等,。時至今日,,庫爾班大叔的后人都搬進政府補貼建設(shè)的富民安居房,也徹底告別了“二牛抬杠”“驢車出行”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
據(jù)于田縣委介紹,,紀念館平均每年接待全國各地游人上萬人次。其中,,很多到南疆自駕游的外地人,,都將庫爾班大叔故鄉(xiāng)列為首選的“打卡”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