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都管我叫‘葛大爺’,可能是因為我太顯老了吧,。”44歲的葛軍咧嘴笑起來,露出的一排牙齒里有幾顆不見蹤影,,嘴唇看上去有點發(fā)紫,一頭短發(fā)也已變白,。
葛軍是一名“郵四代”,,也是一名有22年黨齡的老黨員?!拔业脑娓?、祖父和父親都是郵政人,祖父和父親是共產(chǎn)黨員,,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影響,。當兵時,,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離開軍營,我又接過了父輩的郵包,,成為一名郵政人?!备疖娮院赖卣f。
“早些時候也干過窗口工作,,但我喜歡和人面對面,心交心,。看到客戶們接過郵件時的喜悅,,聽到他們的那句‘辛苦了,,謝謝,!’,我尤為幸福,?!?/p>
跑“鴻雁天路”郵線,是葛軍主動提出的,。他說:“單位在昆侖山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傳郵萬里’,,作為郵政人,,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就應該勇挑重擔,,沖鋒在前,。”
除了幫忙搬貨捎物,,只要有需要,,葛軍都會伸出援手。幫助自駕游客拖車,、修車,,為沿路的鄉(xiāng)親們提供搭便車服務,拿著收件地址不清楚的郵件在大雪中挨家挨戶詢問, 遇到受傷的野生動物將其轉移到附近的保護站……
十年來,,“葛大爺”自己也不知道在這條郵路上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他卻自豪地說:“每一次經(jīng)歷都是一段美好的記憶,,終生難忘,。”
因為身體原因,,今年3月,,葛軍暫時告別了“鴻雁天路”,調整到格爾木至察爾汗的郵路,。但作為“鴻雁天路”投遞班的一員,,他將自己在這條路上積累的酸甜苦辣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了同事們。
“都說‘鴻雁傳書’,,在這條郵路上,,我就是一只鴻雁,希望自己還能再飛幾年,?!备疖娬f。
新華社成都12月24日電 題:格?;ㄩ_滿天路——寫在川藏公路通車65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清晨8點,四川康定,,一隊來自成都的單車騎行隊伍向著晨曦中的折多山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