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超長”梅雨,、極端性強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說,,梅雨是我國汛期重要的天氣氣候系統(tǒng)。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jiān)測,,今年我國江南地區(qū)6月1日入梅,。
他表示,目前情況看,,今年梅雨有以下特點:一是入梅早,梅雨期長,。入梅時間比常年偏早一周,,目前還沒有出梅,初步預計今年出梅時間將比常年(7月15日)偏晚一周以上,,梅雨期異常偏長,。
二是雨區(qū)重疊度高,長江中下游累計雨量大,。南方地區(qū)經歷了9次大范圍強降雨過程,,湖北、重慶降雨量為歷史同期最多,,部分地區(qū)累計雨量已超過1500毫米,。
三是單日雨量大,極端性強,。入梅以來,,有不少縣市日雨量突破當地歷史極值,最大日降雨量達538毫米(7月7日出現在江西蓮花山),,最大小時降雨量達163毫米(6月12日03-04時出現在貴州正安縣碧峰鎮(zhèn)),,極端性很強。
余勇說,,受此影響,,我國南方地區(qū)防汛形勢十分嚴峻,長江中下游和太湖,、鄱陽湖,、洞庭湖等持續(xù)處于高水位,長江已發(fā)生2次編號洪水,,淮河已發(fā)生今年第1號洪水,,汛情可能繼續(xù)發(fā)展,南方多地暴雨洪澇災害重。
關注:后期雨帶,、臺風變化
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階段。余勇表示,,主雨帶什么時間北跳,、是否會發(fā)生在長江流域擺動等,受到各方面高度關注,,事關防汛救災重大決策舉措,。
“要將做好當前梅汛期技術工作總結和做好后期氣象服務工作相結合?!彼f,,氣象部門務必要抓好并盡可能抓準出梅后雨帶北跳、臺風活躍期等關鍵時間節(jié)點的預報服務,,為全國防汛救災工作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2號臺風“鸚鵡”是今年以來我國唯一一個登陸臺風。進入7月份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還沒有臺風生成,。余勇說,預計未來一周,,臺風生成的可能性也不大,。
本報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丁怡婷,、王浩,、趙貝佳)記者13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第2號臺風“鸚鵡”預計將于14日中午前后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