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走在西疇的村村寨寨,,記者看到道路寬闊平坦,新房錯落有致,,田野一片綠浪,;聽到一個個和劉超仁一樣的奮斗故事。
“全國三八紅旗手”,、蚌谷鄉(xiāng)海子壩村村民小組原組長謝成芬確診乳腺癌后,,依然帶領群眾治理被稱為“地球癌癥”的石漠化,讓村里路通了,、電通了,、核桃掛果了。如今,,她在“西疇精神”展覽館里工作,,現(xiàn)身說法講述治理石漠化的故事。
在西灑鎮(zhèn)的山谷里,,600多畝苦參正待收獲,。多年來,“云南省道德模范”,、老黨員程敦儒在石頭縫里刨地,,帶領群眾種植三七、苦參,、重樓等中藥材,,每天在基地里務工的群眾有100多人,每年光支付工人的工資就達100多萬元,。特別是近幾年疫情期間外出務工不便,,兩個藥材基地解決了很多群眾的收入問題。
在程敦儒等人帶動下,,截至2021年西疇縣發(fā)展蔬菜種植7.6萬畝,、中藥材種植7.5萬畝、果樹種植4.1萬畝,,養(yǎng)殖烏骨雞超100萬羽,,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支撐。
“我大半生都在種藥材,,曾經(jīng)3年不下山,。只要把藥材種好,,把青山保護好,,青山定不負人,。”程敦儒說,。
打通脫貧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一條蜿蜒曲折的水泥路掛在山崖間,、沖出亂石堆,還劈開一塊十幾米高的巨石,,在巖壁上留下刷著紅漆的兩個大字——“實干”,。
這就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今年65歲的黨員李華明的“成名路”,。以前,,由于從鄰村的岔路到西灑鎮(zhèn)巖頭村的最后一公里路受阻于巨石和陡坡,出行難曾是全村人最頭疼的事,。
“當年我們賣豬,,抬豬的工錢是豬價的一半;孩子們到村外上學,,來回要走兩個小時的亂石小道,;因為路險人窮,村里的小伙子結婚成了大難題……”提起窮困往事,,李華明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