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工作者要了解居民的難處,,通過整合資源,、提供平臺,解決大家的難題。學會把互幫互助的種子,,播撒到居民心里
前不久,,因疫情防控需要,浙江海寧市許村鎮(zhèn)被劃入管控范圍,,1萬多戶居民需要緊急配送物資,。事發(fā)突然,1萬多份打包任務,,我們硤石街道西山社區(qū)承擔2000份,,第二天10點之前完成,至少要招募35名志愿者,,早上6點就要開工,。接到通知時,已經是晚上11點了,,會有人響應嗎,?
我在海寧愛心聯(lián)盟微信群里發(fā)布了志愿服務招募信息,愛心聯(lián)盟是我們社區(qū)培育的一個公益組織,,在黨組織的引領下,聚集了130多個成員單位,。招募信息發(fā)出不久,,群里的志愿者們紛紛報名。深夜里,,微信群里的接力報名讓我感動,,令人難忘。
竇圓圓是第一個報名的,,她凌晨4點起床,,趕往海寧市政府集合。竇圓圓與其他志愿者一起,,分包,、稱重、打包,、搬運,,忙活了小半天,總算把2000份物資準時裝運,。目送遠去的大卡車,,再看看竇圓圓頭發(fā)凌亂卻依然干勁十足的臉,我不由得想起了3年前的往事,。
3年前,,竇圓圓家里也有一個小難題——夫婦倆工作忙,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放學后沒人照顧,。教師金呂平利用業(yè)余時間開設了“智慧課堂”公益班,,不僅平時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周末還帶著孩子做游戲,。竇圓圓家的孩子便有了去處,。金呂平也曾因購房問題找社區(qū)幫忙,我們陪著他一起跑部門,、跑房產公司,,解決了難題。
后來,,金呂平聽說社區(qū)很多居民有看護小孩的需求,,就萌生了利用自己的特長辦公益班的想法。5年了,,公益班成了愛心聯(lián)盟常年運行的30多個項目之一,。其實,居民們的感情,,就是在解決生活的難題中提升的,,大家的關系也是在相互幫助中更加親密的。
西山社區(qū)有近萬人,,其中一大半是新居民,。怎么讓居民們相處融洽、互幫互助,?優(yōu)化基層治理,、提升服務水平,干部不光要勤干,、苦干,,還要會干。凝聚街坊們的力量,、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就是會干的一種表現(xiàn)。社區(qū)工作者要了解居民的難處,,通過整合資源,、提供平臺,解決大家的難題,。學會把互幫互助的種子,,播撒到居民心里。
欄目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