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是人和白蟻共存的建筑,,”黃求應說,“尤其在山區(qū),,有大量木構(gòu)件的老屋,,既有保護的價值,也有人居住,,但居住的大多是老人,。這些老人很難有能力進行白蟻防治,而被白蟻蛀空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外表很難看出來,,比如許多村里的老人,會在二樓堆放糧食,,但如果樓板被白蟻蛀空,,二樓的糧食就很可能掉下來,對居住的老人造成威脅,?!?/p>
相對留守的老人,年輕人的安全意識更高,,但如何讓外出的年輕人及時了解老屋的情況,,黃求應說,目前有兩個辦法,,第一是控制白蟻的種群,,阻斷白蟻危害的途徑,第二是開發(fā)智能監(jiān)控的平臺,,但這并不容易,,要把無數(shù)老屋的情況納入監(jiān)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對老屋的保護,,尤其是對大量未列入文物范疇的老屋進行保護,目前還有很多困難,,”李虹說,,“比如,老屋大部分是個人產(chǎn)權(quán),,不論是改造,、拆除還是白蟻防治等,更多都由居民自己來處理,,財政資金很難投入到這些普通的老屋中,,依靠居民自身,保護的力度也很難加強,。同時,,我們在保護中,還會經(jīng)常遇到居民想拆老屋,,我們勸阻不能拆,,但卻沒有法律依據(jù)。因為沒有列為文物的這部分老屋,,在法律保護的層面,,還是空白的?!?/p>
對于老屋保護來說,,合理的利用是一個重要的途徑,李虹介紹,,“在很多地方,,一些古村落進行整村開發(fā),發(fā)展旅游,,有的村子會把旅游收入拿出來,,給村民分紅,讓村民從各種渠道獲得收益,,這樣的話,,保護的力度和意識都能有很大的提升。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村莊都有開發(fā)利用的條件,這需要思考找到合適的角度切入,。而且,,即便開發(fā)利用,,也需要做好制度設計,如何讓村民得實惠,,這樣他們才能有保護老屋的動力,。”
新京報記者周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