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大荒博物館,,一面長達25米的銅墻引人沉思,,墻上鐫刻著1.2萬多名拓荒者的名字,?!斑@僅是其中一部分,,北大荒開發(fā)建設(shè)以來,,共有5萬多人長眠在了這片黑土地?!敝v解員介紹,“70多年風(fēng)雨兼程,,鑄就了宏偉篇章,。每年大地上那層層的麥浪,就是一首首寫在黑土地上的勞動者之歌,?!?/p>
“真正的生活,就是開拓,。有志者事竟成,,有堅強的事業(yè)心,人生才顯得充實,,精神才有所寄托,,困難才得以克服,高峰才可能攀登?!?/p>
——張源培,,被譽為“北大荒奶牛之父”。
“我并不富有,,更不是富豪,,我可以穿一雙膠鞋幾十年如一日走在田埂上,我可以用一支圓珠筆寫滿幾十本厚厚的筆記,,但是,,為了墾區(qū)水稻事業(yè)的發(fā)展,我什么都舍得,。人這一輩子圖什么,?圖事業(yè)、圖理想,,我圖的是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吃上北大荒香甜的大米,。”
——徐一戎,,被譽為“北大荒水稻之父”,。
“那時曬場上堆著不少糧食。因為這是國家的,,我們沒有一個人去動一粒,。”
——孔德喜,,八五三農(nóng)場糧食保管員,。上世紀60年代,糧食成為國家的緊缺物資,。他日夜守著如山的糧堆,,即使長期挨餓,也不曾動過一粒糧,。
“共產(chǎn)黨員只能自覺適應(yīng)革命,,決不能要求革命適應(yīng)自己?!?/p>
——張文忠,,作為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戰(zhàn)士,在北大荒奮斗了一生,。
“苦干實干,,誓叫荒山變青山?!?/p>
——孫俊福,,寧安農(nóng)場工人。在沒有電、沒有文化生活的大山里,,從1976年到1995年共植樹48萬株,,總面積達1480畝,為國家創(chuàng)造財富1600多萬元,。
“北大荒,,紅旗揚,好風(fēng)光,,生產(chǎn)大軍上戰(zhàn)場,。赤手舉,空拳張,,裸頭頂,,露脊梁,真兄弟,,好兒郎,!草蓋房,葦作墻,,葦折薪,,草照亮,草鋪褥,,葦墊床,。今日草為人用人作主,昨日地被草占草為王……篳路藍縷功勛大,,移山填海任務(wù)忙,,胼手胝足形骸苦,掀天揭地志氣昂,。點大豆,,種高粱,苞米高,,小麥黃,。冬非不冷,秋非不涼,,蟲咬非不痛,日灼非不傷,,更非粗糧勝細糧,,人堅強……何謂勞動生產(chǎn)?何謂社會主義建設(shè),?何謂開辟北大荒,?不是寒徹骨,何處梅花香?不是人勞碌,,何由谷滿倉,?不為機器早替人力苦,何須六億五千萬人齊緊張,!……何家子,,何氏娘,何等英雄何模樣,,首開北大荒,。不奇巧,太平常,,一群小兒女,,幾多少年郎,跟黨走,,干勁升,,無他長?!?/p>
——聶紺弩《北大荒歌》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