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7月17日電(記者周盛盛,、李占軼,、李勁峰)盛夏7月,,清澈見底的小八寶河由遠處的山巒間奔涌而出,。生態(tài)管護員角勒沿著河岸溯流而上,不時地彎腰撿拾垃圾,,談起家鄉(xiāng)的變化,,他感觸頗深。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小八寶河發(fā)源于祁連山南麓,流經(jīng)祁連縣城后匯入黑河流域,?!?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們村頭的山上就一直在開采石棉,,眼看著山上的樹越來越少,,礦坑越來越大。為增加收入,,村民去開采石棉礦的企業(yè)打工,。”90年代,,角勒也來到礦場當上了運輸司機,,每天開著載滿石棉的運輸車駛過河畔的草原。
久而久之,,大家伙兒的錢包鼓了起來,,但是草原上的車轍印也越來越深,小八寶河也越來越渾濁,。2006年,,礦山停止開采,這里變成了一座廢棄礦場,,大量的礦渣堆積在河道邊,。“那時候只要一刮風,,空氣中就全是灰塵,河道旁堆滿礦渣,,牛羊飲水都要到兩三公里外的山泉,。”牧民多日杰清晰地記得當時的場景,。
祁連山是連接青藏高原與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是黃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補給地,也是黑河和青海湖等內(nèi)陸河湖的產(chǎn)水區(qū),,對西北地區(qū)水源涵養(yǎng),、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由于長期礦山開采,、過度放牧,,祁連山生態(tài)系統(tǒng)碎片化嚴重,脆弱性加劇,。
靠山吃山不是長久之策,。如何更好地治理祁連山南麓廢棄礦場,成為擺在當?shù)卣媲暗囊坏离y題。按照傳統(tǒng)思路,,礦山歸自然資源部門治理,,尾礦堆積的小八寶河生態(tài)治理歸口水利部門,周邊草地修復則歸林草部門,。祁連縣山水林田湖試點項目辦公室干部楊富存說:“各部門很難為一個區(qū)域同時申報生態(tài)修復項目,,只能各干各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