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湖北武漢,,一名小女孩找到地鐵站工作人員,稱遺失了包包,,里面有6張貼著密碼的銀行卡,。小女孩剛說完就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嚇到不敢接,。最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女孩找回了自己遺失的包包,。
原標題:女子6張銀行卡都在手里密碼各不同竟全部被盜刷
東南網(wǎng)4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4家銀行的6張儲蓄卡,都在手里,,且密碼各不相同,,卻在一周內(nèi)全被盜刷,共盜刷129筆,、8.7萬余元。這樣的怪事,,讓福州石女士十分苦惱,,更離奇的是,U盾和卡均未離身,,有的銀行卡的密碼還被改了,。
石女士被盜刷的卡中,有的沒開網(wǎng)銀,,怎能被人網(wǎng)絡消費,?各卡密碼不同,為何全被盜刷,?發(fā)現(xiàn)被盜刷,,銀行讓她報警,而警方又勸她先找銀行,,讓她無所適從,。到底該怎么維權?近來,,福州頻頻發(fā)生盜刷事件,,市民呼吁推行廈門做法,成立“反詐騙中心”,。
接到銀行電話才知6張卡被盜刷
“您的儲蓄卡是否在凌晨多次消費,?”3月25日,石女士接到銀行工作人員來電,,才得知20日—25日,,她在該行的3張儲蓄卡被人通過快錢支付、財付通,、易寶支付,、貝付在線支付、順豐恒通支付等12家網(wǎng)絡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別消費58筆,、13筆和18筆,金額近5.8萬元,。
“我從來沒開通過這些第三方支付賬號,,怎么存款能被刷走,?”石女士說,其中兩張卡沒開手機銀行,,只在家里專用的電腦上登過網(wǎng)銀,,另一張是工資卡,連網(wǎng)銀都沒開,。
隨后,,石女士開始盤查名下其他3張銀行卡,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無一幸免,。一張卡被盜刷30筆,損失2.7萬余元,,更離奇的是,,這張卡的密碼還被改了;另一張被刷6筆,,3000元,;還有一張卡雖然只被刷了4毛錢,但這張卡主要被用于“中轉”,,即不法分子把其它卡的錢轉到這張卡上,,再轉到一個陌生人的卡上。
6天內(nèi),,石女士名下4家銀行的6張卡,,被盜刷129筆,共計8.7萬多元,。
撿到他人銀行卡,自取5000元后把卡交給12歲的孫子,后者多次從卡中取走4.5萬元,。被告人認為,孫子的取款不應計入自己的犯罪數(shù)額,但法院判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