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wǎng)上流傳一個視頻,,北京一市民通過便攜儀器在霧霾中測試汽車排放情況,顯示汽車尾氣中PM2.5的濃度低于空氣,因而他得出“汽車尾氣能降霧霾”的結論,。環(huán)保部邀請北京理工大學專家通過科學實驗,駁斥了這個說法,。
對照網(wǎng)絡視頻,,北京理工大學專家特意購買了同一款空氣質量檢測儀,并按視頻方法,,在車輛冷啟動時,,對汽車尾氣進行了測試。
當車輛處于怠速狀態(tài)下時,,專家拿著這款檢測儀再次進行測試,,表上數(shù)值也很快處于爆表狀態(tài)。
但是在過了一段時間后,,檢測儀上的數(shù)值一直保持固定不變狀態(tài),。專家將儀器表面上的水擦試過后,把儀器倒過來,,上面的數(shù)值就呈現(xiàn)一種飛快下降狀況,。
北京理工大學汽車排放測試國家專業(yè)實驗室博士 王欣:并不是因為大氣的環(huán)境變好了,尾氣環(huán)境變好了,,而是因為進樣管路被水阻隔了,,原來能進一升空氣,,現(xiàn)在可能只能進0.2升空氣了,所以導致(檢測)濃度向下走了,。
經(jīng)過專家指點,,網(wǎng)傳視頻據(jù)此就作出“汽車燃燒PM2.5,能夠降低大氣霧霾”的說法,,實際上是將檢測儀用在了不適合場合造成的,,并沒有科學依據(jù)。
便攜式檢測儀不能用于測尾氣
專家表示,,對于汽車尾氣的檢測,,國家有一套嚴格規(guī)定,僅憑從市場上隨意購買的便攜式儀器測量,,得出“汽車尾氣能降霧霾”的結論,,這種做法是極不科學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專家在對購買的這款檢測儀進行檢查后指出,,產(chǎn)品說明書中已明確規(guī)定了它只能用于空氣質量檢測,并不是用來測試汽車尾氣的,,而且它的使用溫度范圍為0到50攝氏度,,相對濕度范圍為0到90%,并且還不能放在強氣流直接吹到的地方,。
網(wǎng)傳視頻中儀器使用方法有誤
北京理工大學汽車排放測試國家專業(yè)實驗室教授 葛蘊珊:儀器正常工作時,,請避免與酒精、香水等醇類物質和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煙霧等氣體接觸,,否則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正常性,排尾氣當中,,正好是有一氧化碳的,,直接測尾氣,肯定不合適的,。
專家指出,汽車主要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細顆粒物等。網(wǎng)傳視頻中只測試了汽車在高,、低怠速空載工況下排氣管的一次顆粒物濃度,,并不能全面反映汽車的污染排放情況,。視頻中的簡單測量方法既不科學,也不準確,。
一般來說,,在重污染天氣下,空氣中的細顆粒物數(shù)量每立方厘米大體在10萬個以下,,而汽車排放的顆粒物數(shù)量每立方厘米在100萬,,甚至好幾百萬個以上,能高出10到100倍以上,,每立方米的質量濃度也能到400微克到6000微克,,加上尾氣排放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所形成的二次轉化,,全都遠遠大于空氣中的PM2.5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