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A股市場樂此不疲的高送轉游戲,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終于發(fā)飆了,!在4月8日中國上市公司協(xié)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劉士余說:“有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有的用高送轉來助長股價投機,一些‘忽悠式’,、‘跟風式’重組已成市場頑疾,。”
話音一落,,已經宣布高送轉的上市公司一地雞毛,。準備發(fā)布高送轉的公司立即修改預案,紛紛將高送轉調整為現(xiàn)金分紅,。高送轉確實是A股市場的一大頑疾,,需要根治。往年每逢年報披露之際,,A股市場就開始大肆炒作上市公司高送轉概念,,從而又進一步驅動一些上市公司實施無底線的高送轉。近5年來,,每年送轉企業(yè)數(shù)量平均在500家左右,,2014年送轉企業(yè)數(shù)量已達到565家。送轉企業(yè)數(shù)量增加的同時,,平均送轉比例也在不斷提高,,尤其近兩年上市公司在送轉力度上已經大幅超越此前記錄,“10送20”,、“10送30”似乎成了家常便飯,。
早在去年,筆者就曾呼吁警惕A股奇葩的高送轉。之所以說是奇葩,,主要是由于很多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根本不具備高送轉的條件,,有些公司甚至出現(xiàn)了虧損,未分配利潤所剩無幾,,資本公積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結果卻推出了匪夷所思的“土豪”送轉方案,其背后必然有一定的貓膩,。
“高送轉”的實質是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沒有任何實質性改變,。“高送轉”后,,只會擴大公司股本總數(shù),,但公司的股東權益并沒有因此而增加或改變,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將攤薄每股收益,,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fā)生變化,。在“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股價都要除權處理,無非是把股價進行了技術調低而已,。這與香港股市的拆細處理如出一轍,,無非是在玩整錢換零錢的游戲,而且這種游戲的背后通常都隱藏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上市公司的大小非(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和主要股東是在借高送轉概念掩護減持套現(xiàn)和抬高股價,,誘導散戶接盤,。
對于這種奇葩的高送轉游戲,劉士余批評道,,“有的上市公司根本沒有市場競爭力和主營業(yè)務,,但其大股東和董監(jiān)高拉抬股價高位套現(xiàn),超比例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市場人士講叫“吃相”很難看,,被套的廣大中小投資者有苦難言。證監(jiān)會將牢牢肩負起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這副神圣重擔,,出重拳治理市場亂象,該處罰的處罰,該退市的退市,,該退場的退場,。”在嚴厲的監(jiān)管下,,相信高送轉的把戲也該收場了,,對于高送轉的炒作也可以降溫了。
為什么A股上市公司一直熱衷“高送轉”呢,?一是為了滿足國內投資者對低價股的偏好,,誘使投資者購買和拉抬股價來填權;二是為了便于操縱股價,,制造公司高成長性的假象來誘導散戶,;三是有些上市公司及關聯(lián)人借高送轉題材炒作二級市場,從近幾年曝出的一些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案件來看,,“高送轉”已經成為利益輸送和內幕交易的重要途徑,;四是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借“高送轉”實現(xiàn)減持套現(xiàn)等不可告人的目的。
當然,,“送轉”和拆細有時也是必要的,,不能全部否定,但一定要看清其目的,。如果股價偏高的話,,則交易和購買的門檻就太高,會降低股票的流通性,。如果對高價股進行拆細,,則可以提高流通性,便于中小投資者購買和交易,,比如騰訊控股漲到600港幣以后進行一拆五的拆細處理,,成交量明顯增加。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巴菲特的上市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每股股價近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每股超過170多萬元,但巴菲特從來沒想著拆細,,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并沒有因為交易量稀少而退市,。所以,對于高送轉問題顯然不能一概而論,,但對于借高送轉題材迅速抬高股價的行為值得質疑,。
要促進資本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除了監(jiān)管部門的嚴厲監(jiān)管,,國內投資者也應該盡快成熟起來,,必須盡快告別撿便宜和低價股偏好,,否則如果繼續(xù)像買菜一樣挑便宜的買,那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一定會迎合投資者的偏好,,這也是A股上市公司熱衷“高送轉”和奇葩規(guī)則橫行的主要原因,。只有市場的參與者和投資者都成熟之后,市場才能走向規(guī)范,,奇葩的規(guī)則自然就行不通了,,也就沒有了畸形的土壤。(中新經緯APP)
【專家簡介】蘇培科,,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境內外多家主流財經媒體的專欄作者。
(歡迎轉載,,注明來源“中新經緯”,,即視為已獲轉載授權。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