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是戴安娜王妃去世20周年紀念日,。英國民間依然非常重視,,不少電視臺相繼推出紀錄片,威廉及哈里王子亦公開憶述喪母之痛,。為何二十年過去后,,戴安娜依然如此深受愛戴?面對戴妃之死,,英國王室如何進行危機公關及自我修補矯正?戴妃對于時尚產(chǎn)業(yè)有哪些推動,?央廣《王冠紅人館》為您深度解析戴妃人氣爆棚背后的那些事兒,。
一、聚焦--戴妃逝世二十周年,,超高人氣引關注
英國威爾士王妃戴安娜1997年8月31日在巴黎車禍喪生,,今年正好是戴妃去世20周年。盡管20年過去了,,但有關戴安娜的一切仍然備受關注,。2017年夏季,戴安娜見諸報端的頻率勝過任何一位在世的王室成員:她罕見的少女照曝光,,白金漢宮舉辦以戴妃為主題的特展,,等等。進入7月后,,對她的追憶和紀念達到高潮,,英國獨立電視臺ITV推出以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講述為主線的紀錄片《我們的母親--戴安娜》,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頻道也預告會播放戴妃生前談及自己婚姻失敗的錄像剪輯,。
此外,,威廉及哈里兩位王子近日還出席多個紀念母親的活動。他們到戴安娜生前常造訪的肯辛頓宮"沉落花園"(Sunken Park),,上址改種了白玫瑰及毋忘我,,并將其更名為"白色花園"以表達思念之情。與戴安娜相識的園丁帶他們進行參觀,,并指出她喜歡的花朵,。戴安娜生前曾為不少慈善機構(gòu)提供支持,威廉及哈里還在肯辛頓宮會見了慈善組織的代表,。不少人也在肯辛頓宮外放置鮮花,,大門掛滿了照片及祝福的字句。
肯辛頓宮門前擺滿民眾送來的鮮花和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調(diào)查機構(gòu)YouGov發(fā)現(xiàn),,年過50歲的英國人對"人民王妃"事跡認識最深,,對大部分18歲至24歲青年來說,他們最記得的只是戴安娜在車禍中喪生,。作家賽義德認為,,對年輕人來說戴安娜只是"摩納哥王妃的較近代版"。
二,、解析--戲劇與悲劇色彩并存,,令人緬懷
二十年前令人惋惜,二十年后依舊緬懷
回溯到1997年初秋,,戴安娜王妃的突然去世令當時很多人大為吃驚,。全世界數(shù)億人通過電視觀看了她的葬禮,英國百萬群眾沿街向其告別,。一部分人為其如此年輕,、美貌,卻香消玉殞而感到惋惜,;另一部分人則是為公主與王子的美好童話建構(gòu)被現(xiàn)實重錘打破而失落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當時的《北京晚報》,、《海外文摘》等各文字媒體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剛在內(nèi)地落地的鳳凰衛(wèi)視還進行了葬禮的現(xiàn)場直播。這也拉近了中國受眾和英國王室之間的距離,。當時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遠未普及,。人們對于整個世界的了解和訊息之間的交互與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截然不同。而戴安娜去世是中國媒體如此大規(guī)模進行報道的一個重大事件,,帶給大家非常大的沖擊性和時代烙印,。
而時隔20年之后,全球各地的人們依舊對這位美麗優(yōu)雅的戴妃給予無限緬懷和敬意,。8月30日,,很多英國民眾冒著細雨前往戴妃故居肯辛頓宮進行悼念。在人群中,,最受矚目的當屬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兩人同凱特王妃一起在肯辛頓宮花園為母親舉行了一個簡樸且低調(diào)的追悼儀式。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兩位王子在現(xiàn)場為一尊戴安娜王妃紀念雕像揭幕,,并發(fā)表聲明稱,母親的經(jīng)歷感動了無數(shù)人,,是時候以永久雕像的形式去"承認她對英國及世界的積極影響",。據(jù)稱與此同時,查爾斯王儲在蘇格蘭以個人方式獨自對亡妻進行了悼念,。
威廉王子在致哀緬懷活動現(xiàn)場
而媒體方面,,很多媒體對所有涉及戴妃的消息都大書特書,,英國電視四臺甚至還播出了她生前談及自己失敗婚姻的私密錄像和錄音,使得王室的一些內(nèi)幕被揭示出來,,在英國甚至全球引起強烈反應,。英國《衛(wèi)報》評價稱,"20年過去,,我們的國人仍是一群'王室偷窺狂',。"
作為英國電視四臺最大的競爭對手,BBC也不甘示弱,,推出紀錄片《戴安娜,,7天》。主要是通過各種人群的視角聚焦戴安娜去世后的七天,,深挖戴安娜備受英國民眾追捧的原因,。受訪者包括了威廉、哈里,、戴安娜的姐弟、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等眾多人,,內(nèi)容十分感人,。
除了王室和英國媒體外,其它形式的紀念活動還有很多,。比如9月2號法新社報道,,三次奪得世界冠軍的一級方程式車手劉易斯·漢密爾頓在自己的Instagram社交媒體中引用了一首"England's Rose"詩。詩的開頭寫道,,"我們在那一天失去了我們的玫瑰,,我們哭泣就像河流一樣,地球停止轉(zhuǎn)動,,我們祈禱她安息,。"這首詩與埃爾頓·約翰在1997年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中舉辦戴安娜葬禮上演唱的《風中之燭》一模一樣。同時,,他在上面發(fā)布了一張戴安娜王妃的照片,,并配了范·莫里斯《Into the Mystic》的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悼念戴妃,。
劉易斯·漢密爾頓
二十年過去,,為何戴妃依然如此深入人心?
1999年時代雜志將戴安娜評為20世紀100最重要的人,,2002年,,戴安娜在BBC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中名列"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第三位。即使在時隔20年的現(xiàn)在,,戴妃依舊備受愛戴,,這與她的個人經(jīng)歷與人格魅力有很大關系,。
首先,時勢造就傳奇,。1997年還沒有社交媒體,,王室屬于森嚴之地,帶有神圣的光環(huán),,這也激發(fā)了大家對于王室存在距離感,。而戴安娜作為歐洲重要王室成員,打破了英國王室歷來高高在上的形象,,時刻展現(xiàn)比較親民的一面,,比如公共場合穿著親民,做各種慈善活動等,。加上她對媒體很友好,,也會利用媒體,媒體愿意去挖掘她的特性,,她的親民和時尚由此被無限放大,,無形中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正如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對其的評價,,她是"人民的王妃,。"
戴安娜在安哥拉參加反雷活動
此外,戴安娜最后以婚姻受害者的身份離開了王室,,一定程度上證明王室的秩序是不容挑戰(zhàn)的,。在她的身上,戲劇性與悲劇性并存,,令人心疼不已,。
英國知名媒體人帕克斯曼表示,許多英國人并非無法接受戴安娜之死本身,,而是無法接受這件事所代表的東西,。他稱,戴安娜是最后一個在王室的陳舊偏見下被選中的王室配偶,,她的死讓英國王室感到悲傷,,同時也讓他們變得更明智了。
三,、影響--重塑王室形象,、掀起時尚熱潮
重塑了英國王室
戴安娜王妃的逝世對于一向以嚴肅神圣形象示人的英國王室備受質(zhì)疑與指責,同時,,也在重塑著英國王室,。
在戴安娜王妃逝世第五天,女王迫于沸騰的輿情,終于從蘇格蘭的巴爾莫拉莊園重返倫敦,,降半旗,、發(fā)言、與哀悼的人群交流,,甚至盡可能地表露情感,。在戴安娜葬禮前一天向全國人民發(fā)表直播講話的時候,伊麗莎白女王明顯筋疲力竭,,但卻竭力做到不像以前那么正式,。她承認戴安娜這一生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也承認戴安娜的離世引發(fā)了非同尋常的反應,。
與從前苛求長相,、血統(tǒng)、貞潔,、年輕等外在條件相比,,如今英國王室的婚姻束縛減少。凱特王妃作為一位純平民之家的王妃深受愛戴,,而哈里王子當前的女友梅根·馬克爾是一位美國演員和慈善人士,,其父最近宣告破產(chǎn)。如果哈里決定與她結(jié)婚,,王室所起的作用將僅限于安排合適的日期,,而不是向其強加自己的判斷。
凱特王妃
此外,,如今的英國王室也褪去了"堅硬的鎧甲",王子們經(jīng)常會毫不設防地袒露自己的痛處和脆弱,,十分親民,。由此看來,戴安娜王妃使得整個英國王室更具現(xiàn)代化,,而她自己已然成為了如此歷史跨越的橋梁,。
引領時尚潮流
除了對英國王室影響巨大以外,作為"時尚達人"的戴安娜敢于突破王室穿衣風格,,時刻走在時尚前列,,無疑對于整個時尚界有引領作用。正如福布斯雜志對戴妃的評價:"從她走進公眾視線開始,,她穿的任何衣服都會立馬成為時尚界的宣言,。"
在一項時尚女性的評選中,戴安娜被評為自1900年以來最時尚的女性,。據(jù)媒體統(tǒng)計,,她曾登上《人物》封面52次,《VOGUE》封面4次,《名利場》封面2次,,其他各種時尚類,、政治類期刊封面200余次……作家朱迪·韋德曾評價說:"戴安娜是個復雜的角色,既神秘,,又好接觸,。"
1995年9月,戴安娜在法國大皇宮美術(shù)館參觀塞尚作品展,,貝爾納黛特·希拉克夫人送給她一件禮物--Lady Dior("Lady"指戴妃),。此后,戴安娜拎著Lady Dior訪問世界各地,,仿佛一場精彩的時裝show,。1996年,Dior公司為了向戴安娜王妃致敬,,經(jīng)她本人同意后,,這款手袋正式以她的名字命名為Lady Dior,小名"戴妃包",,成為了Dior經(jīng)久不衰的一款包包,。
迪奧出品的"戴妃包"
此外,戴安娜早期出席公共活動,,穿的往往是印花,、荷葉領、高腰牛仔褲和蝴蝶結(jié)襯衫,,如今的時尚圈里依然隨處可見,。英國時尚品牌ASOS最近推出的以珍珠直筒裙和蘇格蘭裙為特色的新品,就是在向戴安娜王妃致敬,;包括J.W.安德森在內(nèi)的眾多設計師都從戴安娜的經(jīng)典造型中汲取靈感,,比如當下流行的泡泡袖。
四,、總結(jié)
戴安娜王妃逝世在當年引起全球轟動,,即使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家依舊無限緬懷,。這個戲劇與悲劇并存的美麗女子,,以其現(xiàn)代化思維以及親民的個人魅力,不僅改變著英國王室的氣質(zhì),,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當代的新聞傳播史,。而圍繞她的猝然辭世,王室和英國政府進行的一系列危機公關也成為了品牌管理的典型案例,。紅顏已逝,,經(jīng)典長存。
更多精彩內(nèi)容,敬請關注央廣《王冠紅人館》節(jié)目和微信公號,。
央廣《王冠紅人館》輿情課題組 宋佳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