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曾 劍 每經編輯 姚治宇
股權激勵,,是公司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出的“香餑餑”,,是只有少數員工才能享受的蛋糕,。對很多人來說,,就算搶破了頭也難以靠近這蛋糕,,而如今愷英網絡8位骨干成為激勵對象后,,竟然擺手不要,,究竟為何?
9月27日晚間,,愷英網絡宣布終止實施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愷英網絡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融資機構給出的融資條件在方案推出后發(fā)生了變化,,新的條件讓激勵對象難以承受,。
限制性股票認購費用龐大
愷英網絡公告稱,公司于9月27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實施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議案》,,決定終止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與之配套的《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考核管理辦法》等文件一并終止,。
回顧歷史,,愷英網絡于今年6月份披露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公司擬向激勵對象授予3800萬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期授予3420萬股,,授予對象合計8人;預留380萬股,。首期獲授的8人為愷英網絡在職的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業(yè)務)人員,,以及公司董事會認為應當激勵的其他員工。此后,,上述激勵計劃順利通過愷英網絡股東會審議,。8月28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以8月28日為授予日,,實施首期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工作。沒想到,,短短1個月,,這份激勵計劃竟然宣告終止。
對于終止激勵計劃的原因,,愷英網絡表示,,按照有關規(guī)定,公司承諾不為激勵對象依激勵計劃獲取標的股票提供貸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財務資助,,激勵對象認購限制性股票及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資金全部自籌,。鑒于股權激勵對象自有資金有限,通過融資途徑獲得資金的成本較高,,同時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應攤銷的會計成本較高,,公司認為繼續(xù)推進和實施此次股權激勵計劃較難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首期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17.54元/股,,以此估算,倘若8名激勵對象全部認購,,合計需要掏出約6億元真金白銀,。對于普通人而言,要籌到這樣一筆巨款無疑難度不小,。
此外,,根據激勵計劃顯示,愷英網絡授予首期限制性股票需要攤銷的總費用達2.37億元,。這筆錢將在2017年~2020年間攤銷,。其中,2017年,、2018年需分別攤銷7562.20萬元,、1.24億元,。愷英網絡近兩年的凈利潤均在6.5億元左右,。攤銷費用對公司的業(yè)績的確會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