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篾條和木板扎骨架的時候,,吊龍隊40個人一起上陣,,半個月才能干完。”藍立松說,。
最難的要數(shù)扎制龍頭,,它沒有固定模樣,全憑師傅腦中構(gòu)思,。首先用一塊木板做基骨,。在基骨上先扎制龍頭、龍鼻,、龍角,、龍耳、龍須,、龍睛,。龍睛是兩個竹篾圈制成,中間用一根軸桿連接在頭骨上,,再用一根麻線連接活套,。然后扎制下頜骨,下頜骨與龍舌固定,,再在基骨上穿一根軸,,系上一根麻線連接活套,活套利用篾的彈力,,在龍頭舞動時,,龍口會自然地一張一合,龍睛也會一睜一閉,,栩栩如生,。骨架扎好后,還需用繩,、布,、紙、燈裝飾,?!耙郧肮羌軆?nèi)留有立蠟燭的孔,現(xiàn)在出于安全考慮,,都改用LED燈,。”藍立松說,。
舞龍:挨家挨戶送吉祥
往年,,每到臘月初,吊龍隊就要在傳承人丁志凡的帶領下,,扎制龍燈,。
新龍制成,,還需要舉行莊重的“接龍”儀式?!霸谂R水之處,,擺上香案,放上貢品,,唱上一段祝詞,,跳上一出儺舞。將混合著雞血,、朱砂和雄黃的顏料,,灑向龍頭、龍身,、龍尾,,稱之為點睛、畫鱗,、開光,。”城步縣文化館副館長江千告訴記者,,“然后大家將龍燈全部點亮,,再簇擁著把‘龍’請回村寨?!?/p>
如今,,儀式有所簡化,更多成為一種寄愿的象征,。
正月初二開始,,吊龍隊便舞著吊龍龍燈,在自己團寨里,,挨家挨戶送吉祥,;若是接到邀請,也去往他鄉(xiāng)別寨致以美好的祝福,。
而之所以叫吊龍,是因為包括龍頭在內(nèi)的十二節(jié)龍身并不直接由高竿撐起,,而是通過鉤子和繩索,,懸垂在竹竿上。因此,,吊龍舞動時,,相較于許多其他形式的龍舞,顯得格外靈動輕盈,。
懸起吊龍的竹竿長短不一,,最長的高達7米,從而讓吊龍舞起來有更大的活動范圍,賦予了其更強的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