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來,,克拉瑪依相繼開發(fā)了30個油氣田,建成國內最大的儲氣庫,,累計生產原油超過3億噸,,石油石化產業(yè)奠定了克拉瑪依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如今的克拉瑪依油田,,不僅具備強大的油氣勘探,、開發(fā)、煉化能力,,而且具備了強大的,、面向世界的油氣技術服務能力,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個明珠城市已漸成雛形,。
久久為功荒漠戈壁變?yōu)橐司映鞘?/strong>
“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边@是60年前克拉瑪依市的真實寫照??死斠朗形挥诠艩柊嗤ü盘厣衬吘?。這里氣候惡劣,極度干旱缺水,,植被稀疏,。但在一代代克拉瑪依“匠人”的努力下,如今的克拉瑪依,,茫茫戈壁變成綠樹成蔭,,渺無人煙變成宜居城市,創(chuàng)造了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改善齊頭并進,、互為促進的綠色發(fā)展奇跡,。
被稱為克拉瑪依種樹“第一人”的王延明老人,從1985年起就開始在這荒漠戈壁種樹,,今年88歲的他見證著克拉瑪依是如何由戈壁荒漠逐漸變?yōu)橐司映鞘械摹?/p>
“那時候,,種活一棵樹比養(yǎng)一個孩子還難,。”回憶起剛開始種樹的經歷,,王延明不禁感慨,。而如今,在無數(shù)克拉瑪依人的努力下,,原來的不毛之地早已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曾經缺水的石油城實現(xiàn)了臨水而居,。
今天的克拉瑪依,,全市綠化覆蓋率達43.23%,人均綠地面積達11.63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一條河,、一片濕地、四片森林,、六個湖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昔日風沙肆虐、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戈壁荒漠逐漸蛻變?yōu)樘焖{水清地綠的宜居之城,,成為真正的“沙漠美人”,。
與此同時,克拉瑪依人的生活品質也不斷提高:智慧城市建設繼續(xù)推進,、醫(yī)療條件持續(xù)改善,、教育資源不斷豐富、養(yǎng)老服務更加完善,。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