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東鐵匠營地下空間“變身”便民倉儲間
日前,,北京豐臺東鐵匠營街道將晶城秀府11號樓地下人防空間改造成為80余間自助便民倉儲間,,廣受百姓認可,。東鐵匠營街道供圖千龍網發(fā)
千龍網北京8月16日訊(記者秦勝南通訊員付雨晴)地下空間怎么用?如何能讓居民真正得實惠,?北京豐臺東鐵匠營街道以人防地下室為試點,,探索地下空間利用新途徑。日前,,600余平方米的晶城秀府11號樓地下人防空間,,被改造成為80余間自助便民倉儲間,供小區(qū)居民租用,,拓展居家存儲新空間,。
在晶城秀府11號樓地下二層,復古的屋檐設計讓人恍若置身一處僻靜院落,,左手邊是鏤空八棱窗的風景畫以及兩盆青竹盆栽,,正對著的是一幅方正的“中國夢”宣傳畫。沿著連廊向里,,兩側墻上懸掛著相同主題的宣傳畫,,80余間倉儲間穿插其中,一門一戶并排對立,,燈光打下來像一間間溫馨小房屋,。
“以前這里燈光昏暗、地面潮濕,除了工作人員日常巡視,,沒有人想下來,。”東鐵匠營街道成儀路社區(qū)書記趙德輝說,。
2018年初,,東鐵匠營街道聯(lián)合鐵營房管中心,在征求居民意見后,,引入第三方企業(yè)單位,,對晶城秀府11號樓地下人防工程進行改造。在不改變和降低人防工程功能前提下,,一方面對地下空間環(huán)境進行裝修完善,,另一方面規(guī)劃設計加裝電子門禁系統(tǒng),監(jiān)控警報系統(tǒng),,高清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溫度濕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煙感報警系統(tǒng),,通風控制系統(tǒng),。日前,80余間標準規(guī)范,、設備齊全的便民倉儲在此“安家”,,正式投入使用。
“平均8平方米左右的倉儲間,,用處大著呢,!”晶城秀府小區(qū)居民李阿姨一句話道出居民對改造的認同。陪伴孩子成長的玩具舍不得扔掉,,家里暫時用不上的家具家電找不到地方擱置,,諸如此類的閑置物品在家中越堆越多,不僅擠占了生活空間,,也影響了生活質量?!凹依锓路鹩肋h收拾不干凈似的,。有了這個倉儲間,閑置物品有了存放地方,,需要用的時候隨時取,,長時間用不上的,到時候再扔也不會覺得可惜,。不浪費,,還省心!”李阿姨說,。
東鐵匠營街道綜治辦工作人員介紹,,人防空間合理利用,,居民家中的空間得到釋放,不僅生活便利了,,還因此得到新實惠,。“經過改造后的人防空間,,墻面地面修補了,,人防設備更新了,多年積水,、雜物清理干凈了,,整體環(huán)境得到了極大改善。而且,,有了倉儲間,,樓道間雜物也消失了,一舉多得,?!?/p>
便民改造的同時也需要保證安全可靠。晶城秀府地下工程改造相關負責人介紹,,所有倉儲空間采用防火材料,,可自由拆卸安裝,能迅速恢復人防空間原貌,。存放物品進入倉儲空間前都會有專門的安檢區(qū)域進行檢測,,業(yè)主進入倉儲空間需要刷電子門禁,倉儲內設有獨立門號,,獨立鑰匙,,獨立門卡,實行一倉一位一鎖制,,而且倉儲區(qū)內還有高清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溫濕度和煙感監(jiān)控系統(tǒng)以及通風控制系統(tǒng)等,并有24小時專人巡視,。據悉,,街道也將積極協(xié)調各方,履行監(jiān)管責任,,定期進行巡查,,確保地下空間遵規(guī)守法使用,為居民打造安全,、便利,、整潔、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
日前,,北京豐臺東鐵匠營街道將晶城秀府11號樓地下人防空間改造成為80余間自助便民倉儲間,,廣受百姓認可。圖為自助便民倉儲間,。東鐵匠營街道供圖千龍網發(fā)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記者安蓓)身份證異地辦理不方便、學生轉學往返開證明,、提取公積金需要材料多……記者10日從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