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帶領(lǐng)廣大干部群眾造林固沙,、育草固沙,、翻淤壓沙。
“特別是翻淤壓沙,,以工代賑,,干活多了多分糧食,當時像我一樣的小孩子也去呢,!”游文超回憶道,。
獨特的治沙辦法,讓莊稼收成一點點好起來,。但1977年,,游文超退伍回到家鄉(xiāng),過的依然是饑一頓飽一頓的苦日子,。
1978年之后,,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游家不僅能吃飽飯,,還蓋了新房,。日子眼瞅著一天天好起來。2013年,,游文超的老伴和外出打工的兒子相繼患重病,,醫(yī)藥費、孫子孫女的學(xué)費,,一筆筆開支掏空了積蓄,,游家成了貧困戶。
在2014年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xí)近平總書記將蘭考作為聯(lián)系點,,赴張莊訪貧問苦、指導(dǎo)脫貧,。面對習(xí)總書記的囑托和人民期盼,,蘭考縣委、縣政府鄭重作出“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
2014年,在健康扶貧政策幫扶下,,經(jīng)過治療和恢復(fù),,游文超老伴和兒子的身體好了起來。2016年春,,摘掉貧困帽子的游文超,,召集兒子、兒媳一起開了個家庭會議,,決定將老屋改造,,發(fā)展民宿旅游。
“不能干看著好政策,,不去用?。 庇挝某梅鲐毿☆~信貸機制,,貸款12萬元,,把家里的老房子改建成特色民宿,起名為“游家小院”,。
民宿收入5萬元,,10畝地收入1萬元,自己和兒子,、兒媳打工又各掙了萬把塊錢,,“按照小康標準來算,我們家6口人需要10多萬元收入,離這個目標已經(jīng)不遠了,?!庇挝某錆M信心。
“別問我吃得好壞,,到我廚房里看看,。”游文超熱情地介紹自家的廚房,,高壓鍋,、電磁爐、電餅鐺,、冰箱一應(yīng)俱全,,“為啥總嫌廚房小,?東西多放不下,!這不,家里又在蓋廚房……”
趕火車不再去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