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為對抗解放軍繞臺戰(zhàn)機臺軍擺出40年前的主力導彈)
海外網(wǎng)2月4日電為了力抗解放軍軍機繞臺飛行常態(tài)化,臺當局擬將射程達40公里的鷹式(HAWK)防空導彈部署綠島,、蘭嶼等東部離島,,將防空火力網(wǎng)前推。而這將是鷹式導彈除役前的最后部署。
據(jù)東網(wǎng)報道,,臺軍方人士稱,,近來解放軍軍機不斷繞臺,臺當局在西部已部署綿密的防空導彈火力網(wǎng),,但在東部,,野戰(zhàn)防空僅有陸軍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區(qū)域防空僅有老舊的鷹式防空導彈,,部署的防空兵力則較少,,“難以威嚇解放軍軍機威脅”。
因此,,“臺空軍防空暨導彈指揮部”在去年9月成立后,,臺當局防務部門開始思考強化東部防空能力。
隨著解放軍機多次繞臺飛行,,臺軍決定重新部署新的防空網(wǎng),,將東部缺角補進,在蘭嶼與綠島以“突擊排”方式,,各進駐一組鷹式飛彈發(fā)射系統(tǒng),,進駐后,未來解放軍機若再飛入臺灣防空識別區(qū),,就可能進入鷹式導彈射程內(nèi),。
此外,由于鷹式導彈在臺灣已“服役”40多年,,“臺國防部”早前除擴編愛國者導彈營,,天弓三型導彈也開始量產(chǎn)?;ㄉ徏芭_東均已有愛國者導彈進駐,,宜蘭則有天弓三型導彈營。據(jù)了解,,天弓三型與愛國者均屬機動部署,,只要有開闊的平坦地形,發(fā)射車就可以就位,。
有大陸傳媒引述軍事專家稱,,鷹式導彈屬于中近程防空導彈,亦是臺軍主力之一,,占服役導彈一半以上,,但該導彈年代久遠,在美國早已停產(chǎn),,除了性能落后,,可靠性也很成問題,。2017年臺軍在屏東進行操演試射時,兩枚鷹式導彈突然失控,,一枚凌空爆炸,,一枚墜落海灘上爆炸,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鷹式導彈也稱“霍克”(HAWK)為美國雷錫恩公司研制的一種全天候中程,、超音速、中低空的陸基防空系統(tǒng),,美軍編號MIM-23,,意譯名稱為鷹,前幾代只能用來反飛機,,但其改型的最新一代已經(jīng)具備了反飛毛腿,、SS-21等早期近程彈道導彈的能力。主要裝備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是美軍60—70年代的主力中程防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