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告訴記者,,石屋村于2019年年初引進該項目。與石屋村合作,,公司按每畝1000元的標準租了村民150畝地,。一畝一年產(chǎn)500斤小龍蝦,按市場平均每斤68元出塘價計算,,單單小龍蝦養(yǎng)殖,,每畝產(chǎn)值就在3萬元以上。此外,,還有水稻,。“我們送檢后發(fā)現(xiàn),,整個儋州就數(shù)石屋村土地硒含量最高,。”陳斌介紹,,稻田是純粹的綠色無污染種植,,絕不能用化肥與農(nóng)藥,否則小龍蝦無法生存,。這樣的稻米,,幾乎全部銷往內地,價格也高,。這是土地上的第二部分收益,。除此以外,每個地塊周邊種滿了泰國金椰,,掛果后每株每年可結果一兩百個,,又是一筆收入。以上所有的土地收益,公司會拿出20%的利潤上交合作社,。租地農(nóng)民為公司打工,,在自家土地上勞作,每天還有100元固定工資,。
“我在這里務工,,一個月能賺3000塊錢,到年終還有獎金,,每年有大約50000元收入,,還可以就近照顧家庭,以前的危房現(xiàn)在也翻新加蓋了,?!笔荽逦瘯缓来宕迕衽藖啙M說。
毛湘峰表示,,下一步,,石屋村鄉(xiāng)村振興工作隊將借助市委黨校遷到石屋村進行建設的契機和鄰近海南電影學院的優(yōu)勢,積極推進“黨校培訓+紅色旅游+胡松產(chǎn)業(yè)園”深度體驗項目,,讓大家感受紅色經(jīng)典,,感受田園風光。
在村里的村規(guī)民約上,,記者看到上面寫著:要發(fā)揚胡松精神,,樂于助人,扶貧幫困,,弘揚正氣,,勤勞致富奔小康。這是如今的石屋村在“變”中保存著的“不變”,。
《光明日報》(2021年01月28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