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2018年1月2日訊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核心區(qū)工程立面幕墻、屋面采光頂除為后續(xù)工序預留施工通道外,,其余部位全部施工完成,順利實現了2017年底封頂封圍的目標。共安裝完成立面超大玻璃4500塊,、屋面采光頂異形玻璃8100塊;經過1200余名工人連續(xù)三個月晝夜奮戰(zhàn),,率先提前2天完成了18萬平方米的多達13道工序的雙曲面金屬屋面,,行云流水般的扎哈曲線造型躍然而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核心區(qū)順利實現2017年底封頂封圍的目標,。圖為北京新機場主航站樓航拍圖 千龍網發(fā)
2017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但寒冷阻擋不了超級工程火熱的建設步伐,,在北京之南的大興,,正在建設中的北京新機場施工現場處處呈現出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再到穿衣戴帽,,承建新機場航站樓核心區(qū)的北京城建集團堅持創(chuàng)新引領,,目前已集成了100多項的技術創(chuàng)新,使用了住建部所推廣新技術中的10大項,、48小項,,申報專利27項,其中部分科技成果經專家鑒定,,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解決工程技術領域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核心區(qū)順利實現2017年底封頂封圍的目標。圖為北京新機場主航站樓屋頂千龍網發(fā)
據介紹,,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是全球首座高鐵從地下穿行的航站樓,,為應對高鐵穿行所帶來的振動難題,新機場建設者安裝了超過千套大直徑隔震支座,,規(guī)模也是世界之最,。針對可以放下“鳥巢”的超大平面所帶來的材料運輸難題,北京城建集團在房建領域首次修建了兩座長達1100米的鋼棧橋,,采用16臺小火車來回運輸材料,,使工效提升了4倍。在對面積達18萬平米,、重量超過3萬噸的不規(guī)則自由曲面結構網架的提升中,,通過在不同區(qū)域、不同工況,,分別采用原位拼裝,、分塊提升、累計提升等科學,、經濟,、安全的施工方案,以及應用測量機器人定位,、計算機同步控制提升,、BIM技術模擬等先進技術,建設者們僅用80天就完成了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機場鋼網架提升,,而且提升精度達到了公分級,。同時,北京新機場航站樓在國內首次采用安裝了有四層結構的鋁網玻璃,,首次嘗試應用了三維掃描儀與無人機結合的測量方式,,并在世界上率先進行屋面構造層風揭實驗,,通過實驗室模擬,航站樓屋面可抵抗17級的龍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