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怎么才能好起來?”在六枝特區(qū)落別鄉(xiāng)抵耳村,村民守著家門口的山水無數(shù)次地問,。
如今,,一切都發(fā)生了改變,。抵耳村山腳種櫻桃,,山上種茶樹,,清澈的天然水引到村里游泳池中,。炎熱季節(jié),,一到周末每天僅游泳池門票收入就有一萬多元,。村里不到半米寬的泥巴路,,已全換成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多數(shù)村民都修建起漂亮高大的樓房。
日子越過越好,,抵耳村人曾經(jīng)的追問,,在這片土地上的山水間找到了答案。
抵耳村山腳下修建起漂亮的民居,。
“山還在那里,,但山已不是那座山”
抵耳村村寨中,坐落著許多座小山丘,,抵耳村的民居就星羅棋布地分散在這些山下,。
今年是陳德超在抵耳村任村委會主任的第十個年頭。這十年來,,他看著這些山丘慢慢改變著抵耳村人的生活,。
因為糧食產(chǎn)量低,土地撂荒,、無人管種,,荒草滿山——這是抵耳村的舊貌。
2012年,,聽說大禹王農(nóng)業(yè)公司要流轉(zhuǎn)土地種植櫻桃,,陳德超趕緊找上門去,自我推薦:“我們抵耳村最適合種櫻桃”,。的確,,抵耳村的櫻桃在當?shù)厥浅隽嗣模け≈?,味道甜?/p>
公司帶著專家來檢測土壤,,最終以每畝800元價格流轉(zhuǎn)靠近山腳土地1200畝,并和村里簽下30年合同,,“土地流轉(zhuǎn)費每5年遞增一次,,每次增加200元”。陳德超說:“到明年,,每畝流轉(zhuǎn)費就有1000塊錢了,。”
抵耳村53歲的村民伍國海,,因為腿有殘疾勞動不便,,曾將家里3畝地送給別人耕種,每年收回的糧食還不夠吃,。土地流轉(zhuǎn)出去后,,他算了一下賬,“比以前劃算多了”,。
種下櫻桃樹后不久,,抵耳村又引進了六枝朝華農(nóng)業(yè)科技公司——在山頂上種茶葉,,這次流轉(zhuǎn)出去850畝土地。
櫻桃園和茶葉基地建起來后,,共惠及300多戶村民,,其中貧困戶占三分之一。除了每年的固定流轉(zhuǎn)費,,公司還優(yōu)先聘用當?shù)卮迕竦交貏展?,每人每天按工作量大小和勞動強度領取70至100元薪酬。
韋永琴家是抵耳村的貧困戶,,家里6畝多土地流轉(zhuǎn)出去后,,她自己就在櫻桃園里務工,施肥,、除草,、剪枝……算起來,一個月有2000多元工資,,家里有了固定收入,。
如今,山上的茶葉,、山腳的櫻桃,,已成為抵耳村的一道風景。尤其是春天櫻桃花開時節(jié),,吸引很多游客來賞花;等到櫻桃成熟季又有很多人前來采摘,。陳德超說:“第一年櫻桃節(jié),第一天就來了3萬多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