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的電腦呂琦娃/攝
2004年,陳亮砸下“重金”9000元買了一臺電腦,,配備了當時最好的組件,,為此他省吃儉用了一整年。在他看來,,買電腦這件事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這臺電腦陪陳亮一起度過了十多年時光,現在這臺舊電腦依然在他家的桌子上,,被陳亮擦拭的锃亮,仍可正常工作,。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工友們評價陳亮對機器比對老婆都好。每次做完工,,陳亮都會把機器擦的干干凈凈,。
從業(yè)18年,陳亮和機器相伴,,對機器有著和常人不一樣的感情,。“機器和人一樣,,如果用心相處,,你和機器的感情會越來越深。它今天表現怎么樣,,和濕度,、溫度都有關系。只有熟悉,、了解機器的‘脾氣’,,才能和它相處好,它才能幫你?!?/p>
對機器像對家人一樣的陳亮,,也收獲了機器對他的“愛”與“獎勵”。
工藝流程的熟稔給陳亮打下堅實的技藝基礎,,也給了他追求和淬煉更精密技藝的十足底氣,。
有準備的人才能接得住機會。在陳亮干粗加工的第五年,,微研接到了電視機定位銷訂單,,要求精度控制在2微米,。當時,,國內企業(yè)多使用傳統刀具加工,精度一般只能達到4微米,,無法達到產品要求,。
燃眉之際,,公司高層突然想起陳亮,,覺得他平時就愛鉆研,,點子多,,決定讓他試一試,。刻苦鉆研了不到一個星期,,陳亮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打破常規(guī)思維,才能尋找到出路,?!般姟焙汀澳ァ北臼悄>咧圃熘械膬傻拦ば颍惲敛痪心嘤诠逃兴季S限制,,創(chuàng)新大膽地通過“移植工序”,,在刀具上加入精密砂輪,將二者組合使用,,實現了銑和磨的雙重功能,。
《黃河賦》曰:“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于黃河?!本徘S河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奔騰不息的河水負載著這個古老民族對未來的無限希冀與憧憬
岔峪村東臨黃河,,西壓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鎮(zhèn),,南靠坊鎮(zhèn),,是徐水河入黃河最后一村,全村75戶303人都是水庫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