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浩司:特朗普競選中說的話基本只與經(jīng)貿(mào)有關,,盡管最近提了臺灣問題,,但總體亞太政策會怎樣,還要等他真正當了總統(tǒng)才可判斷,。不過可以確定,,今后中美關系狀況將大大影響包括韓國,、日本在內(nèi)的東亞地區(qū)。同時需要強調(diào),,1972年,,日中在共同聲明中對臺灣問題做了很嚴肅的重要承諾,日方在這點上無論如何不會變,。
黃載皓(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保合作中心主任):特朗普不確定性很強,,比如他曾說不排除和金正恩一起吃漢堡,他和蔡英文通電話也似乎令人意外,。但說他具體怎樣影響中日韓還太早,,等他真正上臺再做評估也不遲。
朱鋒:特朗普去全球化的直接對象不會只有中國,,因為中日韓三國的經(jīng)濟開放程度及其對亞太區(qū)域合作的支持,,都處在同一水平上。拿安倍政府來說,,“日本獨挑TPP”完全是種錯覺,。在特朗普時代,中日韓需要共同做出一個歷史選擇:到底是三方合作,,共同做全球化的支持者與捍衛(wèi)者,,還是加入美國“反全球化”的行列。
東亞困局如何解套
趙小卓:破解東亞緊張局勢的鑰匙握在美國人手里,,或者說在美日韓手里,。如果這些國家給中國一直施加非常大的壓力,,中國肯定會在戰(zhàn)略上做出必要反應,。由于美國及其主導的同盟體系同時給中俄施加非常大的壓力,中俄才重點加強戰(zhàn)略溝通與軍事合作。若這種狀況持續(xù)下去,,不排除出現(xiàn)“體系對抗”的風險,。
黃載皓:在歷史上,中日韓形成了愛憎交融的關系,,現(xiàn)實中的領土,、歷史等問題都與之相關。古人說眾志成城,,東亞未來解局的關鍵在于抓住區(qū)內(nèi)國家的“心門”,,彼此照顧對方的關切。中國若想成為第一強國,,需要學習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在維護本國核心利益的同時,適當照顧周邊兄弟國家,。日本也應從幕府時期的德川家康身上學習經(jīng)驗,,保持謙虛,以誠待人,。韓國的政治外交也應更有一貫性,。
高洪:中日韓三國都是當事方,正視歷史是基本前提,。例如,,中日海空聯(lián)絡機制談了近十年,,為什么遲遲不能出臺,?就卡在日方橫生枝節(jié),要把釣魚島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如果日本在東海事端上堅持不肯正視歷史事實和現(xiàn)實狀況,,消除緊張的對話一步也邁不出去。
朱鋒:三國都不應過度糾結于歷史,。不少中國人,、日本人批評韓國人太“一根筋”。事實上,,中日韓三國都有特別固執(zhí)的一面,。
吳心伯:轉變心態(tài)很重要。一些日本人總說對中國崛起不適應,,但試問:中國海軍軍演增加你說不適應,,為何你能適應中國每年那么多赴日旅游的人?美國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世界其他國家按一些日本人的邏輯應每天都睡不著覺,,但日本人似乎睡得很好,。韓國則應考慮改變靠韓美同盟與朝鮮對抗的做法,對抗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威懾朝鮮,,但那不是長久之計,。
“黑天鵝”會出現(xiàn)在哪
朱鋒:臺海燃點較低,尤其當中美軍艦飛機在西太平洋相遇發(fā)生意外,,可能導致中美軍事關系緊張,、政治對立急劇上升。
吳心伯:比較擔心臺灣問題,。特朗普不一定有能力根本改變美國對臺政策,,但臺灣是他一張很好打的牌,他可能打到最大限度,。這樣一來,,中美博弈會更激烈,到一定程度會產(chǎn)生摩擦,。
河宗大:朝鮮問題最重要,,現(xiàn)在朝鮮核技術已達到威脅美國的程度,美國覺得朝鮮明年就有能力直接威脅它,。到目前為止,,韓國、美國,、日本,、中國等主要相關方都試圖通過聯(lián)合國制裁解決問題,但進入2017年后,,美國可能有別的想法,。以上內(nèi)容根據(jù)各位作者在2017環(huán)球時報年會“世界深陷窘境,中國加快轉型”上的發(fā)言整理,,其中部分內(nèi)容未經(jīng)本人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