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務卿克里:中國近期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家
俄羅斯衛(wèi)星新聞網1月11日報道稱,,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1月10日在美國海軍學院演講時表示,,中國近期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克里表示:“我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經濟體,是的,,但中國僅憑其體量將最終獲得這一地位。”
美國務卿克里
韓國學者:中國若想成為第一強國需照顧周邊國家
趙小卓(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當然有歷史原因,日本近年一些行為使人容易想起其軍國主義歷史?,F(xiàn)實爭端有不少,其中領土之爭是國家間的硬傷,,三國間都有,。外部因素看,美國不斷推行“亞太再平衡”,,把日韓的安全與其深度捆綁,,排他性太強。
高洪(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所所長):在歷史認識問題上,,該由誰來負責任是不言自明的,。在現(xiàn)實層面,,無論是島嶼主權爭端,,還是海上安全,很多事情有一個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演變過程,,難以簡單界定。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各方努力朝著共贏的方向擴大積極面,,盡量縮小乃至消除緊張關系,。
朱鋒(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中日韓關系緊張,客觀原因是三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主觀層面,,三國都需同時在心態(tài)和政策上做出調整,但三國在基本政治制度,、社會政治經濟結構上都存在明顯差異,。
吳心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離不開美國因素。如果美國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tǒng),,中日韓關系就不會這么緊張;如果沒有美國多年在背后推動,,中日緊張就可能大大緩解。同時,,中日韓也存在結構性問題,,一些國家沒能向前看。比如,韓國應認識到部署“薩德”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但現(xiàn)實中它卻向后看,,求助于美國。日本也一樣,,心理上不能適應中國的崛起,,中國海空力量一出現(xiàn)在其周邊,,就會實施干擾?,F(xiàn)在安倍到世界各地,不管做什么似乎都要捎帶上中國,。這造成三國間高度不信任,,且這種不信任正逐漸向媒體和老百姓層面?zhèn)鬟f。
河宗大(韓國《東亞日報》編輯局副局長):國與國關系緊張,,往往是誤解與不信任的問題,。以“薩德”為例,中國反對部署有兩大理由:一是認為這會侵害其核心安保利益,,二是覺得“薩德”抵擋不了朝鮮的核武器,。但韓國已考慮到中方這些關切,因此只部署最長探測距離為780公里的系統(tǒng),,到不了北京,、重慶等中國主要城市。
石川浩司(日本駐華大使館政務公使):處理好鄰國關系是個世界性難題,,尤其當鄰國較多時,。每個國家都不會說“責任在我方”。我來北京前在聯(lián)合國工作,,對此感受很深,。中日韓應更積極地看問題,三國GDP總額占全世界20%以上,,占東亞總GDP的3/4左右,,合作空間很大。去年中日韓三國召開領導人峰會,,就進一步推進防災減災,、環(huán)境保護、經貿等合作達成協(xié)議就是個例子,。
特朗普將如何影響中日韓
趙小卓:特朗普是個商人,,講究利益交換,而且他做房地產,,不需要完整,、系統(tǒng)的經營理念,,通常是一個項目接著另一個項目,彼此都很不一樣,。如果說奧巴馬政府力推的亞太戰(zhàn)略是一整套理念,,有與之配套的TPP、安全體系,、軍事部署等,,特朗普可能會是東一下西一下,“一對一弄”,,就像最近他和身邊人關于臺灣問題的表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