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政治原因包括什么呢,?總統(tǒng)和議會、民眾關系緊張,,總統(tǒng)轉嫁責任找替罪羊,,總統(tǒng)頻頻換部長好讓自己的支持者履歷上都有當部長經(jīng)歷,,總統(tǒng)覺得政策不利換把刀就是。韓國總統(tǒng)其實是一個高度緊繃性的崗位,,他必須回應民眾,、同事、財閥,、黨內(nèi)黨外競爭者,、司法機關的訴求,也必須向他們展示自己能行能斗,,否則,,因為結構扭曲帶來的一切怨氣都會發(fā)泄到他的身上。最后,,即便使盡渾身解數(shù),,總統(tǒng)們大多還是逃不了被幾個碎裂板塊擠壓揉碎的命運。
暗礁之五,,動員型且善斗好斗的公民社會,。財閥那么頑固,政客那么無恥,,總統(tǒng)那么無能,,那韓國民眾還能指望什么呢?只能指望自己,。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韓國的公民社會在和權貴集團,、專制政府的斗爭中逐漸成長起來。他們一無所有,,卻要和軍閥,、政客、財團,、警察搏斗,,并最后戰(zhàn)而勝之,其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如斷指,、剖腹、自焚等激烈行為屢屢見諸媒體,,韓國國民性格的剛烈可見一斑,。
但是,民主化既已到來,,好斗的公民社會亢奮如故,,依然沒有把打江山的思路變成坐江山,那種動員型的好斗精神就立刻成為韓國政治內(nèi)耗的最好武器,。在韓國,,理性的低成本的朝野協(xié)商難以達成,民眾的外部抗爭卻優(yōu)勢顯著,,這給政治所必須的妥協(xié)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每一方都輕率地否定對方,用簡單的對錯善惡衡量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雖然想起來痛快但那終不是成人的世界,。就像強制重啟不能改善操作系統(tǒng)一樣,一次次對政治人物的懲罰和抗議,,其實也無法改變政治生態(tài)本身,。
60天的政治漂流
從道理上講,如果航道上礁石堅不可摧,,那么為了航船的安全,,備選的船長們是不該帶著人心浮動的船員們在暗礁附近徘徊炫耀技藝的。但是,,要理解那些不該發(fā)生卻一再發(fā)生的事情,,先得直面慘淡嚴峻的現(xiàn)實。60天的韓國大選周期,,本來是緩和亢奮激進的社會氛圍,,讓社會重回理性、尋找和解的時機,但是韓國政治惡斗和報復正義的傳統(tǒng)注定了60天仍將以喧囂為題,。在人民已經(jīng)看夠了看厭了政治套路中,,60天政治漂流中的看點無非兩個:
第一個看點就是文在寅的道德完人形象和樸槿惠的名教罪人稱呼能否立得住。樸槿惠離開了,,但她仍然存在,。共同民主黨需要用樸槿惠刺激民眾的恐懼感和憎惡感,需要用樸和其周圍人的無恥反襯文在寅的偉岸,。這是韓國大選中最基本的套路,,而且對在野黨來說,成本最低,,還最保險,。
文在寅是擁有道德自信的。這位出身貧寒的政治家當過特種兵,,然后又當人權律師,。追隨盧武鉉競選后,因不為外人道的原因在盧當選后飄然離開,;一旦盧武鉉面臨彈劾風波,,他毅然決然回到盧的身邊。這些經(jīng)歷極為符合東方傳統(tǒng)價值中的忠,、廉、公,、謙等美德,。但是,人們不應忘記的是,,樸槿惠當選時的聲望也是美好的,,這個嫁給韓國的女人彼時被盛傳無子無女,因此能擺脫前任們被孩子,、媳婦拉下馬的宿命,。然而,結果怎樣呢,?
道德造神運動在韓國被運用了太多年,,但所有總統(tǒng)最后都被道德罪名壓垮了。這樣的看點對解決韓國當前問題幾乎沒有幫助,,甚至對他的潛在敵人,,可能參選的黃教安來說也沒什么意義。反正保守派,,準確地說是慶尚道政治集團,,其名聲得臭幾年,將來能否轉香也得靠在野黨名聲變臭,。于是,,就安心等那一天好了,,因為這樣的情節(jié)幾乎無法避免。
第二個看點就是韓國政商勾結的階層固化局面能否找到解決辦法,。文在寅,、黃教安、李在明……所有的候選人都不會放過這個話題,。激動而疲憊的民眾希望獲得一個答案,。但是,這個問題是找不到一個短期可以奏效的辦法的,。1998年金融危機,,金大中毅然改變了韓國政府作為財團債務擔保人的角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李明博大赦經(jīng)濟犯和他們共商大計,,又給改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