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三方,,終于在漫長談判后,于布魯塞爾當?shù)貢r間12月8日晚,,就《人工智能法案》達成協(xié)議,。
這一法案將成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監(jiān)管法規(guī)。
據(jù)路透社報道稱,,這項法案最早將于明年初生效,。
歐盟內(nèi)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東坦言,這份協(xié)議將有助于歐洲“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領跑”,。
《人工智能法案》
該法案按照不同的風險類別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進行了分類,,從“不可接受”,也就是必須禁止的技術,,到高,、中、低風險的人工智能等,,通過識別不同風險來進行監(jiān)管,。
嚴格禁止“對人類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風險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其中包括有目的地操縱技術,、利用人性弱點或根據(jù)行為,、社會地位和個人特征等進行評價的系統(tǒng)等。
人工智能公司要對其算法進行人為控制,,提供技術文件,并為“高風險”應用建立風險管理系統(tǒng),。每個歐盟成員國都將設立一個監(jiān)督機構(gòu),,確保這些規(guī)則得到遵守。
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就是包括ChatGPT在內(nèi)的模型,,也需要遵守新的透明度要求。歐盟要求其在投放市場前起草技術文件,、遵守歐盟版權法等,。
……
一場拉鋸戰(zhàn)
此前,歐盟方面一直希望推動《人工智能法案》盡早出臺,。
2019年以來,,歐盟一直布局人工智能監(jiān)管領域,先后發(fā)布人工智能倫理準則并出臺《人工智能白皮書》,。
2021年4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人工智能法案》提案的談判授權草案。此后,,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就草案進行了多輪修訂和討論,。
2023年6月,,歐洲議會以499票贊成、28票反對和93票棄權,,高票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談判授權草案,,推動了該法案進入立法程序的最后階段,即舉行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的“三方談判”,,以確定法案的最終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