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15日電(記者 林小春 周舟)研究人員15日說,烏克蘭東部自2014年以來發(fā)生的武裝沖突不僅導致上百萬人逃離家園,,還加劇了這個國家的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登英國牛津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的論文說,,他們對2012年到2015年在烏克蘭24個診所收集到的427名病人的艾滋病病毒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得出了病毒遷徙模式,。結(jié)果顯示,沖突導致的人員大規(guī)模流動與艾滋病病毒傳播緊密相關,。據(jù)介紹,,烏克蘭的艾滋病感染率在歐洲較高,全國人口約4500萬,,估計感染人數(shù)達22萬,。
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烏克蘭的艾滋病病毒傳播呈現(xiàn)向西蔓延模式,。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地區(qū)登記了烏克蘭近四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艾滋病病毒的主要輸出地區(qū),把病毒傳到了基輔和敖德薩等地區(qū),。
研究人員說,,相關證據(jù)表明,隨烏克蘭沖突導致的人員流動而來的是艾滋病病毒傳播風險增大,,應強化在烏克蘭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國際社會應提供支持,,以預防潛在的公共健康悲劇。
研究還顯示,,烏克蘭流行的艾滋病病毒對暴露前預防用藥的抗藥性比例為34%,,遠高于其他歐洲國家。鑒于暴露前預防用藥是艾滋病病毒感染高風險人群預防感染的重要手段,,這一發(fā)現(xiàn)讓研究人員擔憂,。
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爆發(fā)武裝沖突,。當年9月,,烏克蘭問題三方聯(lián)絡小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烏克蘭和俄羅斯)與烏東部民間武裝在明斯克達成?;饏f(xié)議,,但沖突并未完全停止。有數(shù)據(jù)顯示,,沖突已導致超過170萬人逃離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