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福州海峽奧體中心雨水花園已經(jīng)建成并發(fā)揮功能,該項目為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能使雨水充分滲透蓄積,。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外媒稱,全世界都贊賞中國在增加城市地區(qū)天然覆蓋物(或者說“海綿”結構)以抗擊洪水并加強水資源安全的行動。
據(jù)馬來西亞《星報》網(wǎng)站1月29日報道,,近日,,輪到必打靈查亞、剛巴克和雙溪武洛這些馬來西亞大城市突發(fā)洪水了,。汽車和建筑物泡在渾濁的水里的情形如今幾乎司空見慣?,F(xiàn)在關注的重點應該從糟糕的局面轉移到解決辦法上。
報道稱,,最近一些文章講述了中國如何將30個容易暴發(fā)洪水的地區(qū)變成“海綿城市”,,在防范洪水的同時留住雨水。
中國的這一計劃不僅規(guī)模龐大,,還行動迅速,。“海綿城市”計劃是在2015年發(fā)起的,,目標是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qū)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qū)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在馬來西亞的城市地區(qū),,過去的情況是,,50%的雨水穿過地面上的天然覆蓋物(樹木、草等)滲入地下,。10%的雨水流走(進入江河和排水溝),,還有40%蒸發(fā)掉(重新進入大氣)。
樹木和綠地起到了海綿的作用,,可以吸收滲入土壤的雨水,,防止雨水越積越多形成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