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4月19日報道稱,,一位與家人走散的精神病患者在一年之后終于和家人重獲團圓,,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中國大面積鋪開的面部識別技術網絡。
這位31歲的男子被人發(fā)現神情古怪地在重慶火車站街頭游蕩,,之后他被送進重慶的一家醫(yī)院接受治療,。一開始,醫(yī)院方面不知道如何與患者家屬取得聯系,,但是在與一家專注智能識別的公司取得聯系之后,,事情開始出現轉機。在將他的照片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比對之后,,該公司工作人員發(fā)現這位患者來自距離重慶幾百公里之外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
中國面部識別科技正如雨后春筍般迅速興起,而一開始,,這一領域主要被運用于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廣東深圳就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科技有效識別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行人,并通過管理后臺向亂穿馬路的市民發(fā)送提示短信,。在江西南昌的一個廣場,,南昌警方運用警務面部識別眼鏡在茫茫人海中精準鎖定了負案外逃的犯罪嫌疑人。
中國正力圖在人工智能領域塑造全球樣板,,全國各地智能識別項目也正緊鑼密鼓鋪開,。(作者安東尼·卡斯伯特森,趙望海譯)
德意志廣播電臺表示,,面部識別協(xié)助社會治理,。中國在面部識別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北京天壇公園如廁的游客可以通過掃臉設備獲得紙張;北京一所大學也安裝了面部掃描儀,未經授權的人禁止進入宿舍;浙江杭州肯德基餐廳,,顧客可通過臉部識別進行支付,。
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臉部識別研究及實際應用。目前中國有約1.76億臺監(jiān)視攝像機,,預計到2020年,,該數量將超過6億。中國將面部識別獲得的數據用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國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引進社會信用管理系統(tǒng),,目前已有40多個試點項目。(作者阿萊克斯·多爾洛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