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新聞分析:泗水襲擊案刺中東南亞反恐痛點
新華社記者 凌朔
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首府泗水市近日遭遇多起恐襲事件,引起東南亞國家高度關(guān)注,,一些國家提升反恐警戒。近年來,,東南亞地區(qū)頻繁遭襲,,反映出該地區(qū)恐怖活動的諸多新特征,,也考驗著東南亞不斷調(diào)整中的反恐合作機制。
恐怖活動呈現(xiàn)新特征
從2016年雅加達市中心爆炸案,,到2017年菲律賓馬拉維市被恐怖分子占領(lǐng),,再到泰國南部三府持續(xù)近15年的暴恐活動,東南亞反恐形勢總體呈現(xiàn)“小襲擊不斷,、大襲擊不少”的局面,。
從具體特征看,東南亞反恐形勢近年又出現(xiàn)一些新變化,。
首先是分散度廣,。過去兩年,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國都曾遭遇恐怖襲擊,。襲擊的地域跨度不僅包括國家首府和地方行政區(qū)首府,也包括偏遠地區(qū),,這對東南亞各國反恐行動的覆蓋面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
其次是流動性強。從遭襲地點看,,東南亞恐怖活動主要分布于海島國家和半島國家,,且正在形成一個從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一直延伸到泰國,、緬甸的馬蹄形跨海高危地帶,原因之一就是海上流動性強,,易于逃竄,,易于串聯(lián)。這對東盟國家進一步務(wù)實開展區(qū)域內(nèi)反恐合作提出了明確指向,。
再有就是勾連度高,。無論是泗水襲擊案的恐怖分子,還是占領(lǐng)馬拉維的武裝人員,,以及去年被馬來西亞當局控制的一批極端組織成員,,經(jīng)調(diào)查,都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存在勾連,這對東南亞反恐的國際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反恐合作多通道并行
事實上,從新千年開始,,東南亞在反恐之路上就做出諸多探索,。總體上打造了一套“國家反恐與雙邊反恐雙軌并行,、域內(nèi)合作與國際合作雙腿走路”的合作反恐格局,。
在國家反恐層面,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在過去十多年間都不同程度強化了國內(nèi)反恐措施,,從法律、情報,、金融,、反恐力量建設(shè)、減貧等方面出臺措施,,不僅打擊恐怖主義,,而且努力消除其滋生根源。例如,,泰國不斷強化反恐法,,印尼設(shè)立金融情報中心監(jiān)控極端組織資金活動,菲律賓專門設(shè)立反恐部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