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為歐元區(qū)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接連發(fā)生政治動蕩,,讓歐盟很受傷。
歐洲政壇 危機迭起
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政治僵局,,意大利終于在當地時間6月1日成功組閣,,形成了西歐首個“反建制”民粹主義政府。
同一天,,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被彈劾下臺,,成為西班牙歷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首相。提出彈劾案的工人社會黨主席桑切斯立即接替拉霍伊,,成為西班牙新任首相,。
壓力之下,歐盟開始采取行動,。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3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用比以往更加詳細的方式公布了她對歐元區(qū)改革的觀點。法新社報道認為,,在一個民粹主義和疑歐的政府剛剛在意大利執(zhí)政后,,默克爾接受了歐洲區(qū)國家互助的兩項有限的機制:共同投資預算和對困難國家的貸款新體系。
政治經濟 積重難返
作為歐盟和歐元區(qū)的創(chuàng)建國之一,,意大利多年以來面臨著經濟增長停滯以及缺乏改革措施的問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意大利的經濟結構未從根本上進行調整,,導致國際競爭力持續(xù)下降,國內收入不均,,中下階層大量破產,。
根據貝倫貝格銀行公布的數據,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占到歐元區(qū)內生產總值的15%左右,,而其負債規(guī)模占到歐元區(qū)負債總額的23%,。因此,意大利遭遇債務危機時,,整個歐元區(qū)都可能被其拖下水,。
西班牙的情況也令人堪憂,。崔洪建指出,,拉霍伊上臺以后,正值西班牙歐債危機非常嚴重之時,,緊縮財政政策雖帶領西班牙從經濟危機中復蘇,,但很多人的收入受到影響,民怨上升,,失業(yè)人數也沒有降下來,,這些因素導致拉霍伊成為其他政黨的攻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