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比利時蒙斯6月22日電 記者手記:走進比利時蒙斯《中國·旅行日記》展
新華社記者潘革平
精美絕倫的中國瓷器,、明朝萬歷年間的道教香熏爐、原產(chǎn)江西的19世紀精美木制面具,、1710年譯自意大利文的《對中國現(xiàn)狀的思考》……22日晚,《中國·旅行日記》展在比利時南部歷史名城蒙斯開幕,,展出了近百件見證中國與西方交往史的展品,。
出席開幕式的比利時前首相,、蒙斯市市長迪呂波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旅行日記》展由蒙斯市曼達訥姆博物館與蒙斯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希望通過展覽加深人們對中國的了解,促進蒙斯,、比利時乃至歐洲與中國的合作,。
一部《馬可·波羅游記》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強烈向往,,也開啟了西方人撰寫中國行記的先河,。從16世紀到20世紀初,,尤其是當西方通往東方的新航路開辟后,,大批肩負不同使命的西方傳教士,、商人,、探險家和旅行家紛紛來到中國,,將他們在華所見所聞用書信,、日記,、隨筆,、游記等形式介紹到西方,。
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豐富了歐洲人對中國這個遠方國度的想象,,也由此開啟了16到18世紀風靡歐洲的“中國熱”,,中國文化成為歐洲啟蒙思想家的重要思想來源,。
如今,,這些珍貴的文獻跨越時間和空間,,再一次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向人們展現(xiàn)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覽期間,,這些珍貴資料還將對專業(yè)人士特別開放,。
蒙斯在2015年當選為“歐洲文化之都”,,此次展覽也是2018中歐旅游年系列活動之一,。除了珍貴的旅行日記外,參觀者還可觀賞到瓷器,、絲綢,、香料,、茶葉和其他藏品,。
據(jù)介紹,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19年1月6日,。展覽期間,,主辦方還將為公眾組織多場旨在探索中國文化的活動,,如氣功和太極教學,、中文課堂以及中國樂器教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