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科?。吩拢玻谷针?/p>
新華社記者張毅榮
“你好,我是馬天,,我是歐洲航天員……”
剛一見面,,馬蒂亞斯·毛雷爾就用流利的中文作了簡短自我介紹,。近日,在德國科隆的歐洲宇航員中心,,這位德國宇航員對記者講起了他的“中國故事”,,并透露了自己的“中國心愿”。
“天上的馬”想高飛
像許多外國人一樣,,已經(jīng)有6年多中文“學齡”的馬天對自己的中文水平很自信,,不過他最得意的是自己的中文名字?!爸形睦蠋煾嬖V我,,‘馬天’的中文意思是‘天上的馬’,,它想要飛得很高?!?/p>
2010年加盟歐洲航天局之前,,馬天的履歷已經(jīng)很“國際范兒”。他足跡遍布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國,,主要從事航天材料輕量化研究。2012年擔任歐洲宇航員中心與中國合作項目負責人后,,他“正式”與中國結(jié)緣,。
馬天說,自己的工作越來越忙,,但很有成就感,。“最初,,我們討論雙方能在哪些領域開展合作,,分別派代表參觀了對方的模擬太空艙和操作室,了解對方如何工作,。雙方宇航員還參加對方組織的訓練,,并逐漸形成了年度交流機制?!?/p>
除了組織交流,,作為一名宇航員,48歲的馬天也有自己的“小目標”:“我希望去中國空間站,,與中國航天員以及其他國家的宇航員一起工作,。”
中國將在2022年前后建成載人空間站,。如果國際空間站按計劃在2024年退役,,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中國已多次表示,,歡迎世界各國積極參與,,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nèi)外搭載實驗等合作。
“我希望能和中國航天員承擔一樣的職責,,包括進行各種類型的實驗,、按要求對空間站進行運營和維修、參與艙內(nèi)艙外的任務,?!瘪R天對未來在中國空間站工作的可能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