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2月5日電 通訊:遠洋巨輪上遲來的年夜飯
新華社記者潘革平
2月5日,,農歷正月初一,。剛剛靠泊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港的超大型集裝箱船“中遠海運天秤座”號餐廳里,暖意融融,,喜氣洋洋,。二十幾位船員與前來慰問的中遠海運比利時公司總經(jīng)理劉臘春等嘉賓圍坐在一起,共享一頓遲到了24小時的年夜飯,。
海員出身的劉臘春曾切身體會遠洋海員的不易,,年前就早早為風塵仆仆的同事們準備了豐盛的慰問品。由于駛離漢堡港的時間出現(xiàn)延誤,,“天秤座”號最終在大年初一凌晨兩點才抵達安特衛(wèi)普港,,原定的團圓年夜飯只好改在了大年初一。
遠洋海員們終于可以開懷暢飲,。然而,,喜慶氣氛難掩思鄉(xiāng)之情。雖然科技的進步使遠洋海員們隨時能收到親朋好友“隔屏”送來的祝福,,但他們終究吃不到家人親手包的餃子,,更無法在舉家團圓的日子陪伴妻兒老小。
當被問到對家人的虧欠時,,59歲的“天秤座”號船長顧明章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一段視頻,。視頻里,顧船長4歲的孫子用稚嫩的聲音拜年:“祝您新年快樂,!”
這段視頻,,顧船長看了很多遍,但這一次,,眼里還是閃現(xiàn)了淚花,。平日陪伴家人時間太少,顧船長在盡可能地為家人付出,。妻子癌癥動手術,,他執(zhí)意獨自一人在醫(yī)院陪護15天,;雖然有兄弟姐妹,,他執(zhí)意獨立承擔老母親全部贍養(yǎng)費用;全家人大年三十都必須在老母親家過年……
吃著年夜飯,,顧船長談到自己的一絲擔憂:如今愿意投身遠洋運輸事業(yè)的年輕人似乎越來越少,。“天秤座”號實習生,、來自武漢理工大學航海技術系的朱林說,,全班32名同學中只有8人選擇了與專業(yè)一致的工作。不過,,這位第一次在異國他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23歲小伙子投身遠洋海運的決心不小。他向記者透露說,自己立志要成為中遠海運最年輕的船長,。
許多人羨慕遠洋海員能周游世界,,見多識廣,但他們的辛苦與犧牲也是普通人難以體會的,。船來船往,錨起錨落,船員們終日漂泊奔波,,大部分時間他們面對的,是單調的海景,,一成不變的工作和貧乏的社交生活……
沒有遠洋海員,,全球化就是空中樓閣。世界經(jīng)濟的繁榮離不開遠洋船員的貢獻,。劉臘春對記者說,,“我們都是追夢人?!碌囊荒?,我們勇當改革開放再出發(fā)的闖將,以航線為紐帶,,打通中國與世界的海上運輸生命線,,與全球客戶及合作伙伴共謀發(fā)展?!?
新華社青島11月5日電(記者張旭東)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5日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8年西太平洋開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