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3月14日電 題:英國“脫歐”:分手容易“離婚”難
新華社記者顧震球 楊曉靜 桂濤
英國議會下院連續(xù)三天的投票14日終于得出“推遲脫歐”的決定。若獲歐盟批準,,英國“脫歐”將至少推遲到6月末。
推遲“脫歐”避免了“硬脫歐”危機在本月底爆發(fā),,是個無奈但又明智的選擇,。這或許印證了那句老話:分手容易“離婚”難,。即便英國推遲“脫歐”的主張獲得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這也只是延長了解決“脫歐”面臨的棘手問題的時間而已,,許多癥結依然難解,。
更何況,延遲“脫歐”又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延長的目的是什么,?英方的解釋能否說服歐盟,?在“備份安排”等老問題未解決的情況下又出現(xiàn)新問題,真可謂“摁下葫蘆起了瓢”,。
從技術層面看,,圍繞“脫歐”,英國國內各黨派之間,、各黨派內部的分歧依舊,,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歧依舊,想短時內一攬子解決這些癥結恐怕需要更多政治智慧與靈活性,。因此,,6月末能否順利“脫歐”,當前誰也不能拍胸脯保證,。
從更深層次看,,“脫歐”進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紛爭、分歧,,折射出各界對全球化態(tài)度的不同表達,。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曾強調,“脫歐”絕不僅僅是英歐關系變革的問題,,還涉及需要改變英國國內現(xiàn)狀的問題,,特別是要照顧到那些“被拋棄”人群的感受。
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經濟發(fā)展提供強勁動能,,也為社會發(fā)展帶來新的挑戰(zhàn)?!懊摎W”公投結果就是分化中的英國長期社會矛盾的爆發(fā),,但這場“離婚”紛爭已讓英國呈現(xiàn)疲態(tài)。自全民公決至今已近千日,,民眾感覺“脫歐”還在原地踏步,,結局仍有多種可能,,路徑也遠未清晰。與此同時,,“脫歐”不確定性讓經濟受困,、工商業(yè)面臨風險,民眾沒有等來想要的改變,,反而對政府大失所望,、對議院的信任變得脆弱。
批評人士稱,,英國政府和議員在談判和辯論中從未考慮“脫歐”對經濟的中長期經濟影響,,反而讓“脫歐”沖淡了國內議程,令多項亟需的改革受阻,。
總之,,“推遲脫歐”并未推掉問題,打破“脫歐”僵局需要英國各方以及歐盟共同找到解決方案,。這場馬拉松最終如何完賽,,且行且觀察。
英國為什么要選擇“脫歐”?我在英國采訪時,常常聽到英國人用“豬耳朵”和“貴皮鞋”這兩個例子來回答。 一個例子是說英國的豬耳朵沒法向許多歐洲以外地區(qū)出口
新華社多哈2月21日電(記者楊元勇)馬斯喀特消息:阿曼國防大臣巴德爾21日與到訪的英國國防大臣威廉姆森,,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簽署了兩國共同防衛(wèi)協(xié)議
新華社巴黎2月12日電(記者徐永春)法國外交部12日發(fā)表新聞公報說,,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和歐洲事務部長盧瓦索當天在巴黎分別會見來訪的英國外交大臣亨特,,法方呼吁英方就“脫歐”問題表明明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