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解決烏克蘭東部沖突的第六次“諾曼底模式”四國峰會定于12月9日在法國舉行,,這將是俄烏德法四方三年來首次在這一機制下舉行峰會。
各方對這次峰會抱有期待,,但分析人士認為,,峰會可能難以就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實質問題達成具有法律意義的路線圖,但會在互換戰(zhàn)俘,、撤出重型武器,、烏方承諾落實“施泰因邁爾模式”等局部問題上達成共識,。
【中斷三年】
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qū)(包括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爆發(fā)政府軍和民間武裝間的大規(guī)模沖突。同年6月,,時任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以舉辦諾曼底登陸70周年紀念儀式為契機,,邀請俄羅斯、德國,、烏克蘭領導人在諾曼底磋商,,開創(chuàng)“諾曼底模式”,。
首次“諾曼底模式”四國峰會的最大成果是決定成立由烏克蘭、俄羅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組成的三方聯(lián)絡小組,,負責落實峰會達成的共識,具體磋商如何?;?、撤出重武器等細節(jié)。烏克蘭問題三方聯(lián)絡小組與烏東部民間武裝2014年9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包括?;饏f(xié)議在內的議定書(明斯克協(xié)議),。由于沖突雙方嚴重缺乏互信,?;鹞吹玫絿栏駡?zhí)行,。
首次峰會以來,四方在這一機制下展開不同級別,、不同形式的磋商,,先后在意大利米蘭、白俄羅斯明斯克,、法國巴黎,、德國柏林舉行四次峰會,其中最有成效的是2015年2月舉行的明斯克峰會,。各方當時簽署新明斯克協(xié)議,,就停火和東部地區(qū)政治安排等達成一致,。
只是,,新明斯克協(xié)議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規(guī)定誰先履行條約,導致沖突雙方均指責對方未履行條約,,烏克蘭東部地區(qū)小規(guī)模交火至今依然時有發(fā)生,。烏克蘭政府要求先安全后政治,即東部地區(qū)武裝人員和重武器先行撤出,,烏政府恢復對烏俄邊境頓巴斯段的控制權,,然后再討論給予東部地區(qū)特殊地位等政治安排。但俄羅斯和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要求先政治后安全,,即先以法律形式確認東部地區(qū)特殊地位,,再談安全。
新華社基輔7月7日電(記者陳俊鋒 鐘忠)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7日在烏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視察了由烏克蘭和美國主導進行的“海上微風-2019”聯(lián)合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