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首臺機組安裝完成后進行調試,,正式具備發(fā)電條件,。三峽集團供圖
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高高聳立,。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尼日利亞,,火車行駛在拉伊鐵路上。中國土木供圖
企業(yè)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主體,?!白叱鋈ァ钡难肫笤诤M饣A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fā)等重點領域承擔了一大批具有示范帶動性的重大項目和標志性工程,,將創(chuàng)新融入項目建設的方方面面,,讓創(chuàng)新成果互利共享,有力促進了當?shù)亟洕鐣l(fā)展和進步,,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了貢獻
現(xiàn)代化鐵路打通經濟發(fā)展大動脈
本報記者姜宣
在西非廣袤的平原上,,一列綠白相間的火車正在奔馳,褐色的鐵軌向南北延伸,,這是尼日利亞拉各斯—伊巴丹鐵路(簡稱拉伊鐵路),。
拉伊鐵路干線長約157公里,連接該國最大城市拉各斯和西南部商業(yè)中心伊巴丹,,是西非地區(qū)首條現(xiàn)代化雙線標準軌鐵路,,也是迄今非洲建成的最長雙線標準軌鐵路。項目采用現(xiàn)代化鐵路標準,,設計時速150公里,,將拉各斯和伊巴丹的往來時間縮短至2小時。拉伊鐵路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簡稱中國土木)承建,,自去年6月10日正式開通運營以來,,截至今年1月下旬已累計輸送旅客逾50萬人次。
在開通儀式上,,尼日利亞總統(tǒng)布哈里親自為拉伊鐵路開通運營揭牌,,并揮旗指令列車發(fā)車,。布哈里表示,拉伊鐵路的開通是尼日利亞政府振興鐵路系統(tǒng)的又一個里程碑,,對于尼經濟發(fā)展意義重大,。拉伊鐵路開通運營后,不僅便利民眾出行,,也有助于提升港口與內陸貨物運輸效率,,加快尼工業(yè)和經濟活動提質升級。
作為尼日利亞曾經的首都,,拉各斯城市發(fā)展起步較早,,人口密集,這使得拉伊鐵路的建設過程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埋在拉各斯城市下方的各種管道,、電纜、電線等數(shù)量眾多,、情況復雜,,施工不慎容易導致環(huán)境災難。此外,,既有的窄軌鐵路與新建軌道線位存在沖突,,如何改造和利用既有的窄軌也是工程面臨的一大難題。
據(jù)拉伊鐵路項目工程部長盧鋮昀介紹,,在綜合考慮施工條件,、拆遷難度及工程造價等因素后,中國土木選擇在短期內保留拉各斯地區(qū)的窄軌鐵路線路,。針對既有窄軌鐵路與標準軌鐵路對接所需要解決的一系列問題,,中國土木聯(lián)合各方專家開展科技攻關,按照需求設置標窄軌菱形交叉道岔,,解決了標窄軌連接,、道岔轉換方式等技術難題,實現(xiàn)了標準軌鐵路和窄軌鐵路的順利交叉,。
為解決施工時碎石等粗粒路基填料短缺的問題,,建設者經過反復論證,最終選擇改良原有的路基基床表層填料,,并在基床頂部鋪設瀝青細石封閉層,,既解決了材料問題,又保證了路基質量,。
作為該國西南地區(qū)的運輸主干道,,為了最大化實現(xiàn)鐵路的貨運功能,拉伊鐵路在進行方案設計時,施工方就考慮將鐵路線延長至尼日利亞最大的港口——拉各斯阿帕帕港,。長約7公里的阿帕帕港支線鐵路將港口和鐵路相連,,進港的貨物能夠直接運抵火車,在很大程度上疏解了貨物滯留的壓力,,也緩解了因貨運卡車進出港口而造成的港口擁堵,。中國土木尼日利亞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姜義高介紹,,鐵路幫助打通了尼日利亞經濟發(fā)展的大動脈,,對促進沿線地區(qū)發(fā)展外向型經濟具有重要作用。
“拉伊鐵路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商業(yè)機會,!”尼日利亞鐵路公司拉各斯分局局長杰瑞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從拉各斯到伊巴丹之間的走廊是我國最重要的商業(yè)走廊,。拉伊鐵路推動了投資,、房地產、城市開發(fā)等領域的發(fā)展,,讓途經的拉各斯,、奧貢和奧約3個州都受益匪淺。我為尼中雙方合作成功運營拉伊鐵路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p>
超高層建造技術打造新地標
本報記者劉慧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市中心,一座耀眼奪目的摩天大樓高聳入云,。
這是馬來西亞的標志性建筑——吉隆坡標志塔,。這座集金融、商務,、購物,、辦公于一體的多功能寫字樓,由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八局)承建,,建筑高度為452米,,是馬來西亞最高的建筑之一。
15萬立方米混凝土,、32萬平方米模板,、3.3萬噸鋼筋、2.2萬噸鋼結構,、59部電梯,;結構形式為筏板基礎,主樓地下部分為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地上部分為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結構,,裙樓為框架結構……工程量巨大、建筑結構復雜、施工技術要求高,,是擺在中國建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中國建設者迎難而上——27天完成3200噸大底板鋼筋綁扎、53天完成2800噸塔冠結構施工,、主體結構平均3天一層,、工期僅31個月。項目開發(fā)商印度尼西亞穆利亞集團現(xiàn)場代表科里評價道,,項目的建設速度“不可思議”,。
中國速度的背后,中國技術功不可沒,。
中國建筑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項目經理曹鵬介紹,,為提高施工速度,同時確保工程一次性驗收合格,,中建八局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云平臺、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提前在中國對鋼構件進行三維掃描,,然后利用虛擬現(xiàn)實、4D施工模擬等技術,,在電腦上將構件進行虛擬預拼裝,,待實物運抵馬來西亞后,參照虛擬預拼裝開展施工,。
吉隆坡標志塔處于城市的中心地帶,,施工期間,為了保證城市景觀不受影響,,施工電梯全部被置于核心筒內,,超高層垂直運輸完全利用筒內施工電梯與正式電梯輔助轉換,標志塔因此成為當?shù)氐谝焕┕み^程中塔樓外立面無任何施工設備,、無任何后做結構的超高層建筑,。
為滿足快速施工需要,項目部從國內引進了自研物料頂升平臺液壓爬模架,,與國外多卡爬模體系結合使用,,實現(xiàn)了爬模分段流水施工等關鍵技術突破,最大程度優(yōu)化了機械和人工效率,,為核心筒結構3天一層的施工速度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僅僅歷時20個月,項目部就完成了核心筒結構施工,。
施工時,,項目方面臨著高溫天氣里水泥的裂縫控制難度大、當?shù)厝狈Τ弑盟驮O備與經驗等難題。得益于中國近年來超高層建造行業(yè)的瓶頸突破和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創(chuàng)新,,這些建筑難題被一一攻克,。“中國企業(yè)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先進的科技手段,,這一項目累計安全生產達2000萬工時,,令人贊嘆?!痹擁椖狂R來西亞方安全官丹尼斯說,。
清潔能源“點亮”生活
本報記者程是頡
“小時候村里沒有電,我不得不在天黑前趕完自己的作業(yè),,然后迎接熬人的漫長黑夜,。”海德爾是一名年輕的巴基斯坦電氣工程師,,作為卡洛特水電站庫區(qū)移民中的一員,他曾經每天都在企盼著水電站能夠盡早投入使用,。
巴基斯坦一直面臨著能源短缺的挑戰(zhàn),。雖然當?shù)負碛胸S富的水能資源,但北部地區(qū)包括險峻山脈在內的復雜自然環(huán)境,,使得基礎設施開發(fā)一直進展緩慢,。近年來,隨著巴基斯坦與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這一局面逐漸得到改善,。
卡洛特水電站位于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5公里的吉拉姆河畔,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三峽集團)投資建設,,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也是絲路基金成立后的“首單”投資。
卡洛特水電站建成后裝機容量72萬千瓦,,水庫總庫容約1.5億立方米,,平均年發(fā)電量約32億千瓦時。在水電站的建設過程中,,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清潔能源技術和全產業(yè)鏈的系統(tǒng)集成服務是一大亮點,。
“以攔河大壩為例,作為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其總填筑方量約為429萬立方米,,如何節(jié)能環(huán)保地獲取如此大方量的填筑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比龒{集團卡洛特項目綜合部主任李杰介紹,通過一系列軟巖筑壩的試驗分析后,項目建設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將溢洪道開挖料中分離出的部分砂巖作為大壩填筑料,,有效利用開挖料棄渣,減少了開采,、運輸耗能,,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目標。
同時,,項目團隊還引入了一套系統(tǒng),,對填筑料攤鋪土厚度、碾壓遍數(shù)等指標進行實時記錄,,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項目園區(qū)內營地、發(fā)電廠,、凈水廠,、停車場等多個子系統(tǒng)相對分散,為實時全面掌握施工區(qū)現(xiàn)場情況,,項目管理團隊為卡洛特水電站量身定制了智慧園區(qū)管理系統(tǒng),,整合技術能力,建立互聯(lián)互通的耦合式系統(tǒng)架構,,以實現(xiàn)園區(qū)管理的可視化,、智能化、系統(tǒng)化和高效化升級,。
卡洛特水電站大力倡導屬地化經營,,項目建設團隊中,,一半以上為巴基斯坦當?shù)貑T工,。通過職業(yè)技術培訓等方式,當?shù)貑T工的素質和技能得到提升,,一批建設,、管理水電站的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成長起來,。項目團隊還設立“三峽獎學金”,選拔當?shù)爻煽儍?yōu)秀的高校學生,,資助他們參與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和江西理工大學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計劃,。
海德爾就曾參與該培養(yǎng)計劃?!拔磥?,我希望將更多中國的創(chuàng)新清潔能源技術引入巴基斯坦?!焙5聽栒f,,這些技術和產品為巴基斯坦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新的機遇,,將更多像他一樣普通人的生活“點亮”。
2021年11月20日,,卡洛特水電站正式啟動水庫蓄水,,未來將為巴基斯坦提供源源不竭的清潔水電,緩解該國電力供需矛盾,,促進其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巴基斯坦首個完全使用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建設的水電投資項目,“卡洛特水電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創(chuàng)新技術的實力”,,項目工程管理部助理工程師法伊贊·阿克巴爾感慨,。
機場軌道線“聰明管理”
本報記者吳杰
在巴西圣保羅州首府圣保羅市,城鐵13號線上的列車穿梭于市中心和巴西客流量最大的瓜魯柳斯國際機場之間,。沿途的一些路段上,,乘客可以從高處觀賞這座南美洲最大城市的風貌。
這是南美洲第一條機場軌道線,,全長12.2公里,,于2020年2月3日正式投入運營。在13號線上運行的8列共64輛城軌車輛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車四方)生產,,列車最高設計時速為100公里,,最多載客2538人。車輛在設計上特別考慮圣保羅的地形,、氣候等諸多因素,為當?shù)芈每汀傲可泶蛟臁?,有著本土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特色?/p>
圣保羅當?shù)鼐€路條件復雜,,曲線小,、坡道大的特點尤為突出。為此,,列車在設計時進行了本土化優(yōu)化,,最小轉彎半徑縮減到80米,同時升級牽引制動系統(tǒng),,列車能夠在40‰坡道上進行啟動,、停放和救援。此外,,列車還具有互聯(lián)互通的功能,,除了13號線本線,也可在圣保羅城際鐵路公司運營的其他6條線路上正常運行,,運營組織更為靈活,。車體具備150噸抗壓縮能力,,強度高于普通城軌車輛,預估使用壽命為40年,。
據(jù)中車四方主任設計師牟曉莎介紹,,該列車具有“聰明管理”技能,配備了乘客計數(shù)系統(tǒng),。安裝在每輛車車門處的計數(shù)傳感器可以精確地統(tǒng)計實時客流量,,為車輛調度和線路運營的管理優(yōu)化提供依據(jù)。牟曉莎還補充道,,圣保羅夏季氣候炎熱,,每節(jié)車廂因此配上了2臺大功率空調,以增強制冷能力,。車廂內裝備的大尺寸動態(tài)電子地圖也充分體現(xiàn)了人性化特點,,方便乘客查看到站信息。此外,,車窗上方和車廂兩端設有充足的行李架,,滿足了機場軌道線乘客安放大件行李的需求。
當?shù)鼐用駩鄣律せ_在機場軌道線運營后,,專門帶家人前去乘坐感受,。“車廂里寬敞明亮,,冷氣很足,,乘坐起來非常舒適。電子地圖屏幕非常大,,有很強的科技感,。”
為了新列車的順利上線,,中車四方海外團隊從2019年9月列車運抵圣保羅起一直駐守巴西,,完成了列車整備調試、例行試驗和型式試驗,,保障了列車如期投入運營,。巴西軌道交通生產商佩德羅表示,在與中國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他切身感受到了中國企業(yè)對安全管理的重視,,以及引領世界的制造科技,中國制造令人欽佩,。
版式設計:汪哲平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