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黃大發(fā),,今年82歲,,我是草王壩村的老支書。
草王壩村自古以來就缺水,吃水貴如油,。我們沒有水的時候,,比較窮,,我們的男孩子談不到媳婦,。
我是個孤兒,吃百家飯長大的,。父母親解放以前就死了,。我在23歲的時候就在大隊當(dāng)大隊長, 在24歲的時候我就入黨,。我入了黨過后,,我心頭,,本身是共產(chǎn)黨員,要下決心把這個水弄到草王壩來,,讓我們老百姓吃上大米飯,。
修第一道溝沒有經(jīng)驗,,沒得技術(shù),。這溝修了水上不去。老百姓也愁悶,,錢也湊光了,,修了十多年,辛辛苦苦(修的)也暴廢了,。但是我的心是沒有忘掉,,必須還要想辦法。還要尋找第二個水源看怎么來修,。我沒有放棄,。
90年到92年都是大旱,我們村里的樹木都干死了,。我覺得要修溝是關(guān)系子孫后代的事情,。必須要修。92年就動工的,。全村勞動力我們基本上都上去了,。就是擦耳巖這個崖,它是最危險的,。在那個地方修的時候我們從那里過,,就是怕不安全。一掉進下去,,下面就是幾百米,。我們反正不敢(往下)望。我這心里,,都是怕的,,提心吊膽,怕人摔下去,,這個溝修不成,。幸好,我們這兩三年平平安安地把這個溝修過來了,,但是沒有出事,。
水過來了,大家都在吼,,我們要吃大米飯了,,安逸了,。我心里特別特別地高興,不管我們以前怎么苦,,都是值得的,。
我心里還是長期都牽掛著這個溝的,不管有事沒事,,都要上去看一看,。溝比較長,坡比較陡,,但是每年都有壞的地方,。都要上去看,都要整治,。
我們這溝原來是螺絲水工程,,我們?nèi)〉拿锹萁z水,但是現(xiàn)在把它改名大發(fā)渠,。 就好像這功勞是我的,,這功勞不是我的,是人民群眾的,。是我?guī)ь^修的,,但是是老百姓共同修的。(央視記者 茍順庭 孫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