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佩爾和賈樟柯對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橙):6月10日,,伊莎貝爾·于佩爾親臨上海文化廣場,與中國導(dǎo)演賈樟柯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度對談,,拉開了她在上海,、廣州和北京三地的“朗讀”序幕。此次來到中國,,她將為中國觀眾朗讀并演繹杜拉斯的經(jīng)典作品《情人》,。
出道至今,伊莎貝爾·于佩爾已演過一百多部電影,,被粉絲們親切地譽為“法國文藝片女王”,。從古怪放蕩的少女,,到冷血強勢的人妻,,一路走來,,不管是喜劇或是悲劇,天真或是性感,,忠貞不渝或是放蕩墮落,,她都能信手拈來,戲路相當寬廣,。當被賈樟柯問及舞臺和電影對于她的意義時,,于佩爾回答道:“在電影中面對的是一個真實的自己,潛在觀眾僅是一臺攝像機,,而戲劇恰是打破邊界,,直接面對臺下千千萬萬真實的觀眾,。”
她表示,,演員自己也是自己的觀眾,,演員和觀眾是沒有邊界的。她在電影演員,、戲劇演員,、朗讀表演者和觀眾四個身份中游刃有余地轉(zhuǎn)化,每一次表演都帶給了她不同的思考,,推動她不斷塑造出“有靈魂”的角色,。
于佩爾和賈樟柯對談
關(guān)于年齡與角色塑造,于佩爾始終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是一個演員的思想、價值和命運,,和年齡無關(guān),。在表演中,與角色抗爭,,把人物邪惡和清純,、力量與脆弱多元地糅合在一起才是活生生的角色,才更是一個人,。表演對于她,,就像是“去別處”的一種年輕體驗,去探索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在活動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于佩爾與觀眾熱情互動,言語直接坦蕩,,舉止俏皮可愛,,散發(fā)著法國女人特有的天真與浪漫。正如她塑造的角色一樣,,淋漓而生動,,玲瓏而多變。
位列于全世界最受尊敬的女演員之一的于佩爾,,也幾乎擁有全法國最具辨識度的嗓音,。有評論指出,她的嗓音“柔軟,,卻堅定而清晰,。”2015年7月,,她曾在第69屆亞維農(nóng)藝術(shù)節(jié)上,,朗讀了法國著名作家薩德的兩部經(jīng)典作品合編版本《瑞斯丁娜和于麗埃特》的選段,。她投入而冷靜的朗讀贏得了在場觀眾持久的掌聲,以及評論界的高度贊賞,。
于佩爾和賈樟柯對談
在提及朗讀者與作者的關(guān)系時,,她認為:“作品的生命是源源不斷的,主要是原作者起了決定性作用,。作為演員或者閱讀者,,我們從某種程度上確實在為作品‘發(fā)聲’,讓更多人聽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是作品的使者,。閱讀的意義在于思想,而在這里傳遞的是作者的思想,,不是我的,。”
朗讀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演出,,是一種本初的回歸,,是文化力量和文化認同的輸出。于佩爾與杜拉斯,、與《情人》之間究竟存在著什么樣的距離,?兩個法國女人分屬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卻在舞臺上以朗讀的形式相聚,,這將是一場獨一無二地演出,,讓戲劇表達回歸語言本身。6月14日,,北京天橋藝術(shù)中心將以伊莎貝爾·于佩爾的魅力嗓音,,直抵觀眾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