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22日,,新晉縣級市靖西開通了旅客列車,,每天共有六趟列車往返,靖西市和德??h從此告別了無鐵路客運列車的歷史,。
它,,由5節(jié)硬座車廂加1節(jié)臥鋪車廂組成,通體墨綠色,??吹剿視乱庾R地喚起許多關(guān)于“綠皮車”的記憶,。踏進車廂,,一股涼風(fēng)撲面而來。哦,,這已不是過去搖頭電風(fēng)扇的悶熱車廂了,。“嗚……”一聲悠揚的風(fēng)笛聲響起,,依舊是“綠皮車”記憶中的老腔調(diào),。
堅守
12時50分,,K9305次列車駛離南寧站,。相對于貼地飛馳的動車,這是一趟很“慢”的普速列車,,由南寧開往靖西,,全程283公里,運行4個小時,。
作為公益性慢車,,列車票價親民,于平果,、德保停站,,廣受沿線群眾熱捧。每逢節(jié)假日,,這趟列車一般加掛車廂,,最多會變成12節(jié),在這條通往國境之南的山山水水間,,像被寵壞般撒歡呼嘯,。
奔向載滿鄉(xiāng)愁的火車
列車一路向西行駛,,車窗外的景物便如畫卷一般慢慢舒展開來,。這時,微微發(fā)福的列車員郭黎紅開始整理行李架,。她一肩挑雙責(zé),,還兼任列車廣播。三十多年來,,她見證了鐵路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她眼里,,行李架上彩色的編織袋漸漸難覓蹤跡,多變成時尚的拉桿箱,,“轱轆轱轆”拉桿箱小輪子聲就這樣靜悄悄地取代了以往的長扁擔(dān),。
用心服務(wù)
歲月無聲,,但郭黎虹的聲音依然溫暖,、有力,帶著些許自然吐露的鄉(xiāng)音,,一路上,,一遍遍地提醒旅客到站,播報信息,。像郭黎紅一樣,,列車乘務(wù)組傾盡心思將工作做好,踐行服務(wù)承諾,。
坐上火車看世界
“前方到站是平果站……”也許是近鄉(xiāng)情更怯,回家的小許聽到廣播,,難掩心中喜悅,喊了一句:“快到平果啦,!”聲音里飽含著家鄉(xiāng)平果作為中國“鋁都”的一份驕傲,。自1997年南昆鐵路開通以來,平果鋁像銀錠一樣隨著火車外運,,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上去了,,腰桿子硬了,能不打心底驕傲,?
和媽媽的旅途
“看你這身打扮是來旅游的吧,我是土生土長的靖西人,,現(xiàn)在是雨季,,你可以去通靈大峽谷看大瀑布。還有那鵝泉的水,,像藍寶石,。你看,這是我拍的照片,,可美了……”見記者胸前挎著相機,,座位對面皮膚黝黑的小伙子小張一口氣介紹道。
娛樂時光
開車一段時間,,大家相互熟稔后,,三五成群地聊開來,或分享自己帶上車的小零食,,甚至有旅客還組成了牌局,。當(dāng)列車“售貨郎”來到車廂,說著逗趣的銷售臺詞,,車廂一下子沸騰起來,。當(dāng)然也有鬧中取靜的,安靜地捧著一本書閱讀,,看到會心處淡淡地一笑,。
慢車售貨郎
車廂連接處佝僂著一位老者,,眼神明亮而深邃,,他夾著即將燃盡的香煙,出神地望著車窗外,。一陣閑聊得知,,老人家住湘西,老伴在靖西照看孫子,,這次是去看望家人的,。為了相見,老人先從衡陽坐動車到南寧,,又趕赴靖西,,馬不停蹄,只為了快點見著老伴,。
濃情蜜意
硬臥車廂則顯得安靜許多,隱隱可以聽到車廂中間位置的小朋友時而發(fā)出“咯咯”歡笑聲,。循著這純真的笑聲,,記者找到了“一家三口”——奶奶,一歲半的小朋友,,孩子他姑姑,。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手機屏幕,不時大笑,。和奶奶寒暄后,,她說道:“我們家在靖西,這趟車我們經(jīng)常坐咧,。以前沒通火車只能坐汽車,,路途太顛簸。現(xiàn)在通了火車,,錢花的少了還能睡臥鋪,,很方便,。”
鬧中取靜
其實,,列車所到,不僅承載著萬千悠悠鄉(xiāng)愁,,更是穿行在畫中,。德保境內(nèi)楓葉林10萬畝,秋冬之際,,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美景不遜九寨溝,;列車目的地靖西又是壯鄉(xiāng)愛情信物——繡球的發(fā)源地,,這些無不為列車平添幾許浪漫氣息。中午時光,,坐上這趟慢車緩緩而行,,適合靠著窗戶打盹,靜靜地放飛思緒,,信馬由韁……
作者:韋增樂 戴振輝 羅朝霞
來源:南寧鐵道報
請為“小慢車”點個z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