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來觀展的當地民眾中有不少是設計界、藝術界的專業(yè)人士。西蒙娜·明德曼是柏林的一名建筑師,慕名前來的她認為:“中國傳統(tǒng)的元素和德國經典的包豪斯時期風格通過這些作品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無論是木質的原料還是注重細節(jié)的加工都太令人驚嘆了,我得花時間多看幾遍,,可以感受到花了很多心思在里面,,而且是大家合力完成的結果?!?/p>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建陽向記者介紹說,,把展覽的開幕式安排在6月21日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這一天正是這位已故設計師的生日,。在他看來,,施陶巴赫的作品匯集了中西方文化碰撞所產生的火花,尤其是與“中國制造”相結合的范例,,更是反映出中德兩國在經濟和技術領域的成功合作:“他(施陶巴赫)設計的很多輕軌,、地鐵在我們中國還有其他國外城市里都在奔跑著,我們幾百萬中國人享受著中德在經濟,、科技方面合作的結晶,,他是作了很大貢獻的。另外,,他作為大名鼎鼎的設計師對中國文化,、還有中國老百姓有很深的感情的,。他設計的這些明代的家具,,都是他自己設計的,然后他的這些同事在他去世后做出來的,。他拍的大量的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照片),,體現了對我們中國人民的美好的感情,。”
德國民眾觀摩設計師的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