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公信力是檢察機關行使法律監(jiān)督權在整個社會當中所建立起來的公共信用,是社會公眾普遍對法律監(jiān)督權的運行及其結果所具有的信任、信賴,、認同乃至信仰,以及對該結果自覺接受、遵從的程度與狀態(tài),。檢察公信力建設,是檢察工作的生命線,,是檢察工作贏得社會公眾信任的根本性解決路徑,,是檢察機關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筆者認為,,檢察公信力建設需要強化四種觀念:
講大局與講法治并重的觀念,。檢察機關處理工作和辦理案件必須立足于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大背景,,做到顧全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持黨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局利益髙于一切。同時,,服務大局必須講法治,。講法治是現(xiàn)代國家治理的重要保障,講法治就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管理各項社會事務,。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nèi)活動,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檢察機關必須率先垂范,,通過履行各項檢察職能,懲罰犯罪,,預防犯罪,,維護公平正義,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司法。
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的觀念,。當前,,仍然有部分檢察人員認為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是一對矛盾,重視懲罰犯罪,,輕視對當事人和公民的人權保障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其實,強調(diào)保障人權理念,,就是要求檢察機關以及檢察人員的觀念實現(xiàn)由控制,、管理到服務的轉(zhuǎn)變,循序漸進地將刑事訴訟過程視為一種服務,,將當事人當作司法服務對象對待。強調(diào)人權保障,,主要是為了防止司法人員利用行使國家公權力之名,,行侵犯個人正當合法權利之實,進而破壞社會公平與正義。此外,,還要求司法人員在充分尊重當事人和公民權利的基本要求下,,保障當事人和公民權利在受到侵害后能最終得到有效救濟。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責,,就是要在保障人權中打擊犯罪,,運用法律手段依法懲罰犯罪,充分尊重和保護人權,。
維護司法權威與司法為民并重的觀念,。司法權威是指司法機關應當享有的威嚴和公信力,它包括法院的審判權威和檢察院的檢察權威,,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無論是檢察機關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后法院再審作出新的正確判決,,還是檢察機關對法院作出的正確判決裁定做好當事人的息訴服判工作,,均是對審判權威的維護。對檢察機關來說,,應把堅持公正司法,,運用法律手段為民排憂解難,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根本出發(fā)點,。而檢察機關行使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jiān)督職能就是和法院共同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共同保障民事、行政法律得以正確貫徹實施,,把司法為民的宗旨落到實處,。
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并重的觀念。實體公正是結果的公正,,程序公正是過程的公正,,兩者是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的,。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都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組成部分,。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實現(xiàn)的前提和保障。訴訟結果的公正即實體公正是裁判活動應有的要求,,但并不是評價司法公正與否的唯一標準,。程序公正與否是評價司法公正與否的重要標準。因此,,要堅持遵守程序就是遵守法律,,違反程序就是違反法律的思想,切實重視程序公正,。在執(zhí)法中既講辦案結果的正確性,,嚴把案件的事實關,、證據(jù)關、適用法律關,,也講辦案過程的合法性,嚴把程序關,;既要糾正違反實體法的行為,又要注重監(jiān)督違反程序法的行為,,以促進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有機統(tǒng)一,。
(作者為河北省黃驊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