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廈門9月3日消息(記者孫冰潔)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本次會晤,除了延續(xù)金磚國家在經濟,、政治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外,,人文交流也是此次會晤的一大亮點。作為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金磚國家之間的教育合作也成為焦點之一,。
2015年10月,來自金磚五國的40余所知名大學正式成立金磚國家大學聯盟,。目前,,“金磚國家大學聯盟”共有“金磚五國”38所高校參與,其中中國19所,,俄羅斯7所,,巴西5所,印度2所,,南非5所,。而“金磚國家網絡大學”共有“金磚五國”55所高校參與項目,每個國家各有11所高校參加,,各成員國擬在能源,、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安全、金磚國家研究,、生態(tài)和氣候變化,、水資源和污染處理、經濟學這六大領域展開合作,。
作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的重要平臺,,金磚國家大學聯盟如何定位?將在其中發(fā)揮怎樣的作用,?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金磚國家合作中心主任王磊,。
記者:金磚國家大學聯盟成立以來,主要進行哪些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王磊:合作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個是推動金磚國家大學之間的交流,像舉辦暑期班寒假班等,;再一個是學分互換項目,,推動師資交流活動,包括成員國之間的互動,,比如共同申請一些課題,,如減災、防腐敗等,;第三個點就是做一個聯合智庫,,因為大學本身也是智庫,,這也是工作之一。
在成果方面,,首先秘書處在不斷的完善,,因為秘書處設在北京師范大學,同時另外四個國家也設立一個代表或聯絡員制度,,以這種方式串起秘書處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信息暢通。
其次,,是開展了一些比較具體的項目,,在俄羅斯、巴西包括南非等,,開設寒假班或暑期班,,設置的議題包括經管領域、政治領域等,,通過暑期班的學習,,讓學生們走出去,增進他們的友誼,,這一點效果是比較明顯的,,
第三是在政策研究方面,前些年金磚國家之間的教育聯系并不是那么頻繁,,比較疏遠,,主要跟歐美國家聯系較多。但隨著金磚國家大學聯盟成立,,目前這個平臺有接近50個成員高校,,這些成員高校之間,各自的國際影響力和認知度都在上升,,學術認可度也在提升,,老師們也開始做更多的聯合研究。因為咱們(中國)今年是主席國嘛,,舉辦了很多關于金磚國家的研討會,,像俄羅斯有的學者跟我說,今年來了中國三次,,通過這種合作方式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