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灞陵橋》演出劇照。光明圖片
許昌市戲曲藝術發(fā)展中心創(chuàng)作演出的豫劇《灞陵橋》,,是一出當代人站在當今的高度,,根據(jù)觀眾的審美趣味創(chuàng)作的新編歷史劇,,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很高的藝術價值。
這出戲?qū)懙氖遣懿俸完P羽在許昌的一段糾葛,。在以往的藝術作品中,,曹操是奸雄形象,關羽是“義”的化身,?!傲x”常常與“仁”并用,“仁義”是儒家倫理道德的核心,?!傲x”來自人的羞恥之心,是人的行為規(guī)范,,只要是正當?shù)?,便不顧生死堅決去踐行,只要是不正當?shù)?,雖百利于己亦不為也,。人們后來把“義”的內(nèi)容說得更具體,如為國家和民族利益奮不顧身,、為救助他人而犧牲自己,、講誠信重承諾等。在當今時代,,弘揚這種“義”的精神十分重要,。
與關羽有割不斷關系的曹操,在以往的藝術領域和民間是作為白臉奸臣形象出現(xiàn)的,。但是,,曹操在歷史上卻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的廉政、勤政,、愛才為人稱道,。依據(jù)歷史的評判,應該擦去曹丞相臉上的白粉,,還原他歷史的本來面目,,讓他身上至今仍有亮度的優(yōu)秀品質(zhì)燭照世人?!跺绷陿颉分?,曹操和關羽都是大英雄,他們在特殊情況下相會許都,曹操出于愛才,、攬才的目的堅決要留住關羽,,但他出于對關羽仁義之德的欽佩又不能強留,不能不放行,,這在他內(nèi)心深處是一種撕來扯去的心理折磨,。關羽對劉備的忠誠和許諾,使他必須離開許都回到劉備身邊,,但曹操對他的情義,、尊重又使他不能不感激與留戀,走留問題對關羽同樣是撕來扯去的折磨,。二人的心理都是復雜的,,表現(xiàn)起來難度很大。對于這一難題,,編導演的處理頗見功力,。兩個人物的心理復雜性得到了充分而又恰到好處的揭示,他們的心理轉(zhuǎn)變表現(xiàn)得合理,、細膩,、有層次,讓觀眾感到真實可信,,具有可體驗性,。兩個人物也因此獲得了豐富性和生動性,同時又使這兩個人物具有了與傳統(tǒng)戲中不同的特質(zhì),,曹操是一個雄才大略,、為國攬才的有情有義的賢相形象,關羽是一個血肉豐滿,、具有常人情感的藝術形象,。
戲劇流程的自然從容有靜氣,是《灞陵橋》藝術上的又一成功之處,。戲曲演出的流程必須是動與靜的統(tǒng)一,。過分的動會使觀眾感到“躁”,缺乏“味道”,;過分的靜,,觀眾又會感到拖、平,,無力度,。當今河南戲曲舞臺常見的缺陷是躁動有余,靜氣不足,,表現(xiàn)為動作的堆砌和不適當?shù)乜浯螅灰袅康倪^分拉高拉長,還有整個表現(xiàn)的匆忙,,角色似乎是急匆匆完成任務趕緊下場一樣,。而《灞陵橋》避免了這些毛病。每個演員都進入了人物,,適度地把握唱腔和動作,,使之符合人物性格和心理。在與觀眾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從容有致,。這就避免了“躁”,實現(xiàn)了“靜”,,劇中的一些停頓更直觀地顯示了靜氣,,起到了無聲勝有聲的作用。例如全劇結(jié)束時,,關羽已經(jīng)下場,,曹操和手下的將官們靜靜遠望。這個停頓延伸了舞臺空間,,讓人看到了臺上的人物,,也看到了遠去的關羽,更讓觀眾回味了全劇所展示的情感糾葛,,更有感染力,。正因為表演的從容和藝術的停頓,讓這出表現(xiàn)征戰(zhàn)殺伐的劇目,,顯示了可貴的“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