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山,梯田里,九月來,稻花香。
田埂彎彎曲曲,勾勒出梯田的輪廓,。一圈一圈,一層一層,爬上山頂,沒入云端,。
你不得不驚嘆,山民是以何等的智慧勤勞,辟出這般巧奪天工的杰作!
游走于層層疊疊的梯田中間,仿若來到江南水鄉(xiāng),遇著了柔美溫婉的侗家阿妹。
她說,要去和魚兒嬉戲,去看鴨子游水的樣子,去聞稻花的清香,。
阿妹的笑,蕩起水波的漾——
看!魚兒游,、鴨兒戲、稻花香,一幅魚鴨“戲”稻圖,躍然青山里,。
當(dāng)鴨兒三五成群,腳掌歡快地?fù)軇又@沉寂了一冬的水,便意味著春天來了,。
清風(fēng)來,稻香飄。
稻花不如梅花清冷,不如荷花淡遠(yuǎn),不如菊花幽謐,卻最樸實,。
它用果實哺育了一代一代人,它的香氣更像大地,更像空氣,帶著生命的靈氣,。
稻魚鴨,映在侗家阿妹眼里,就是“知足常樂”的幸福。
阿妹的笑,激起風(fēng)的情意——
不禁想起一首詩:“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這里沒有蓮花,卻有笑顏如花,。
忍不住上前與她問好,她熱情地邀你進(jìn)寨吃魚,。
這魚不是普通的魚,這是稻花魚,是侗家人傳承千年的古老的農(nóng)耕文明——
很多很多年前,侗族人的祖先居住在東南的大海邊,是古百越中的一支。
他們安逸地住著干欄樓,快樂地種著水稻,打著魚,吃著香噴噴的糯米飯,過著幸福寧靜的生活,。
可是后來,戰(zhàn)亂起,家園毀,。他們不得已揮淚舍離故土,舉族遷徙避禍。
他們一路溯流而上,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今天的湘,、黔,、桂邊界定居。
從江,便是一處重要的所在,。
這里地處貴州苗嶺山脈向廣西盆地過度的低山和中山地帶,地貌十分破碎,;這里地形切割幽深,峰叢谷地,地勢陡峭,“上山入云端,下山到河邊,隔山能對話,相會要半天”。
這里沒有海,這里只有山,。雖然遠(yuǎn)離江海,但他們?nèi)耘f保留著“飯稻羹魚”的傳統(tǒng)勞作方式和生活習(xí)俗,。
于是,他們開山為田,種稻為生。水從天上來,云在腳底飛,。
在從江,侗族人家家戶戶都種植糯稻,。糯米種類繁多,有廣糯、白廣糯,、金釵糯,、早黃糯、黃絲糯,、黑蘭糯,、禿頭糯,、雞爪糯、冷水糯,、遲黃糯,、香禾糯……到底有多少種,阿妹也說不清楚,。
反正,糯米和魚,還有鴨,這些都是侗家人必須要吃的食物,。
從此,他們便在稻田里養(yǎng)起了魚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