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大學生姜某伙同同學那某,,因為對方一句藐視的話,便入室殺人,,作案后潛逃,。3個月后那某落網(wǎng),,姜某使用假名一直潛逃,并娶妻生子,。瓦房店市警方一直沒有放棄對姜某的追蹤,,通過鍥而不舍的努力,9月1日,,刑偵大隊偵查員在陜西將姜某抓獲,。9月4日,,姜某被帶回瓦房店,現(xiàn)姜某涉嫌故意殺人被警方刑事拘留,。
22年前蹊蹺命案 一本書成重要線索
1995年11月15日凌晨2時30分左右,,家住瓦房店站前的何某(女,當時30多歲)報警,,男友那某某被人殺害,,自己也受傷。警方立即趕到現(xiàn)場進行調(diào)查,。
據(jù)何某講述,,凌晨2時許,聽到那某某在喊叫,。自己醒來后,,發(fā)現(xiàn)有兩名男子手持斧子、尖刀在砍那某某,。何某剛想起來,,被一男子按住,用刀扎傷了脖子,。見那某某和自己拼命反抗和喊叫,,兩男子逃跑。那某某送到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現(xiàn)場沒有錢物丟失,。何某當時在瓦房店市集貿(mào)大廈二樓賣香煙,丈夫去世,,那某某在一家娛樂場所工作,,兩人社會關(guān)系復雜,警方做了大量的調(diào)查工作,,但沒有任何進展,??辈飕F(xiàn)場時,,民警在何某家院子里發(fā)現(xiàn)了一本《線性代數(shù)》的書,這本書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逃跑時掉下的,,于是,,警方圍繞這本書展開工作。這本書是陜西某大學出版的,,偵查員立即趕往陜西,,在當?shù)鼐降呐浜舷拢_定了該書為該學校的教科書,,于是,,偵查員對該學校在案發(fā)期間離校的師生進行調(diào)查,。就在警方工作時,該校學生那某,、姜某突然失蹤,。那某家住瓦房店,姜某家住丹東,,是同校同系學生,,都是1974年出生,由于是老鄉(xiāng),,兩人相處很好,,那某、姜某發(fā)案時回過瓦房店,,據(jù)此,,兩人具有重大嫌疑,警方四處尋找,,實施抓捕,。
因為一句藐視的話 兩大學生實施報復
1996年1月29日晚上,那某在陜西寶雞被警方抓獲,。那某交代,,當年,他與姜某都是大三的學生,,由于自己有一門課程沒有及格,,面臨著留級,心情很煩躁,。一天晚上,,他約姜某喝酒,姜某跟自己一樣,,也面臨著留級,,于是,自己提出要回老家瓦房店散散心,,兩人就回了瓦房店,。
案發(fā)前的頭一天(1995年11月14日)上午,兩人來到瓦房店市集貿(mào)大廈,,走到了二樓何某賣煙攤位時,,那某隨口問了一句:“大中華煙多少錢一條?”何某見那某、姜某兩人是學生打扮,,沒有理會,。那某又追問了一句,何某說:“你能買得起嗎?”這句藐視的話刺痛了兩人的心,,那某和姜某只好灰溜溜走了,。
下樓后,,兩人研究要“教訓”一下何某,順便搶些錢,。最后決定待何某下班后跟蹤,實施報復,。兩人準備了斧子,、尖刀、手套等作案工具,,在何某下班時跟蹤到何某家,。見何某家中有一男子,決定凌晨實施報復,。第二天凌晨兩點,,兩人翻墻進院,撬開門,,動了手,。
姜某離校時,還帶著一本《線性代數(shù)》準備學習,,沒料到這本書在翻墻逃跑時掉在了現(xiàn)場,。
經(jīng)歷
娶妻生兩個孩子 還開了一個托管班
瓦房店市警方從來沒有放棄對姜某的抓捕,不過,,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一直沒有進展。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為創(chuàng)造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瓦房店市警方加大了對逃犯的追捕力度,將姜某列為重點追逃對象,,通過運用“4+1”合成作戰(zhàn)平臺進行分析和偵查員多次去陜西,、丹東等地,實地查找姜某的下落,,最終確定了陜西咸陽市三原縣一個叫“仲偉”的男子就是姜某,。9月1日中午,偵查員將姜某抓獲,。
姜某到案后交代,,自己潛逃后,,在山東,、河南等地以打零工為生,改名叫“仲偉”,,自稱老家是黑龍江的,。1997年回到了陜西,,并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與妻子在三原縣開了一個托管班,,現(xiàn)在已經(jīng)生了一男一女,。姜某說,在瓦房店殺人的事從來沒有跟妻子和家人說過,,他也從沒有回過丹東老家,,也沒與家人聯(lián)系過,平時也很少出門,。叫“仲偉”的名字已經(jīng)20多年,,自己以為已經(jīng)“脫胎換骨”,是另一個人了,,沒有想到警察還能找到自己,,所以,當警察抓他時,,他很鎮(zhèn)靜,,不過,當聽到是瓦房店警察時,,姜某雙腿頓時軟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