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從參加這次論壇的詩人名單上可以看出,,來自美國,、英國,、奧地利,、意大利等26個國家的30多位世界知名詩人,,將與吉狄馬加,、葉延濱,、李少君,、雷平陽,、娜夜等國內(nèi)著名詩人,、翻譯家參會。您本人對這次頭腦風(fēng)暴,,有怎樣的期待,?
梁平:從目前我所了解到的詩人們所準(zhǔn)備的情況來看,中外詩人們對這個課題都非常感興趣,,并敏感地捕捉到這個題旨,。大家各自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我本人也非常期待這場論壇,期待詩意的頭腦在成都碰撞出火花,。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我注意到,,在詩歌周期間,除了主要面向?qū)<业脑姼柩杏憰?,還有面向大眾的詩歌活動,,比如草堂讀詩、詩歌進校園等,。這么安排的考慮是什么,?
梁平:我們的目的很明確,一個是要在成都這個城市搭建中國詩歌與世界詩歌對接和交流的平臺,,以詩為媒,,助推成都“天府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另外一個就是要讓詩意在更廣泛的大眾中蔓延,,讓詩歌周也能成為廣大市民,、普通的詩歌愛好者參與進來的大眾節(jié)日。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作為詩歌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外詩人同臺詩歌朗誦也是值得期待的重頭戲,。我知道您本人是直接參與詩歌周期間的兩場朗誦會中。您作為詩歌內(nèi)行人,,對于如何更好地欣賞,,您有怎樣的建議?
梁平:在草堂和高校校園舉辦的兩場中外詩人朗誦會上,,外國詩人和中國詩人都將朗誦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詩歌精品,。外國詩人將用自己的母語朗誦,配以音樂舞蹈等形式為詩歌朗誦服務(wù),。在背景板上則將打上翻譯的字幕,。我認為,這就有點像欣賞純音樂,,你可能聽不懂內(nèi)容的具體指向,,但是只要你用心靈感受,是一定能感受到詩意的氣息,。因為詩是世界的語言,,是超越國界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作為一名詩人,,詩歌批評家,,您本人也參與過很多詩歌交流活動,。此次擔(dān)任成都國際詩歌周組委會的秘書長,,請您介紹一下,,此次詩歌周突出的特色和亮點有哪些?
梁平:我首先想強調(diào)的是,,這將是一次非常純粹的詩歌交流活動,。既然是詩歌活動,那么我們會致力于讓詩人,、詩歌交流本身成為主角,。切切實實地將詩歌這個文化基因,注入到天府文化的內(nèi)涵之中,。我們也非常期待,,廣大的詩歌愛好者,也都能積極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感受金秋這場詩歌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