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右二)與團隊成員討論文章細節(jié)(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這個獎是很難得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年表彰的是施一公在細胞凋亡結構生物學方面的工作,。諾貝爾化學獎每三年就會有一次給結構生物學的工作,這個獎跟諾貝爾獎很接近?!北本┐髮W生命科學學院饒毅教授表示,該獎項意義重大,。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為施一公頒獎,獎勵他過去15年運用X-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
在結構生物學領域,細胞凋亡又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與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共同協(xié)同保證機體的健康和穩(wěn)定,。細胞凋亡的異常是癌癥發(fā)生的重要指標之一。
揭示細胞凋亡的分子機理不僅可以加深對這一基本生命過程的了解,還能夠為開發(fā)新型抗癌藥物提供重要靶點和線索,。
施一公曾經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來描述過這一研究成果:我們用最細微的方法,把細胞里的每個蛋白分子看得清清楚楚的時候,你自然把這個細胞如何抵御凋亡也就了解清楚了,通過這樣的研究,就可以了解怎么樣讓細胞重新再激活凋亡途徑。
關注人才教育 立志培養(yǎng)世界最杰出科學家
作為國家首批“千人計劃”的一員,施一公身負重任,?;貒两?已經累計以清華大學為第一單位發(fā)表頂級論文近60篇。
2017年2月20日,科技部發(fā)布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實驗室的成果赫然在列,。
今年9月2日,首屆19名西湖高等研究院-復旦大學“跨學科聯(lián)合培養(yǎng)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項目錄取的學生正式入學典禮舉行,。
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表示,歷史上曾經有黃埔一期,今天有了西湖一期!這19位學生不僅僅是西湖大學首批學生,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主要由民辦高校培養(yǎng)的博士研究生。
施一公(右一)在實驗室指導團隊成員(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對于優(yōu)秀高中生出國留學逐漸增多,施一公在今年“兩會”上建議,這些人才流失,對國家是一種損失,。而在他的印象中,大約15年、20年以前主要是學習成績一般,、家境好的孩子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