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彥在為患者梳頭,。 本報記者 孫婧 攝
候選醫(yī)護:張秋彥
三亞市中醫(yī)院脊柱骨科護士長
推薦人(單位):三亞市中醫(yī)院
投票編號11
■ 本報記者 孫婧
鬢角整齊利落,淡藍的制服干凈大方,。張秋彥,,這名三亞市中醫(yī)院脊柱骨科護士長,比想象中更年輕和精致,。職業(yè)的淡妝,,讓她的笑容看起來明媚親切,令人生出信任感,。
在脊柱骨科,,高齡、長期臥床的患者尤其多,,身體的痛苦和自由受限,,讓患者極易陷入抑郁、易怒的情緒中,,甚至拒絕配合治療,。比如頸椎損傷的患者,對傳統(tǒng)頸托的意見就不小,。
“很多時候患者不愿意戴頸托,,說戴著不舒服?!睆埱飶┩ㄟ^仔細觀察和詢問患者的感受,,注意到頸托是硬質(zhì)塑料制成,又沒有留出耳朵,、后腦勺放置的空間,,患者長時間佩戴很不舒服。
明確了患者的需求后,,張秋彥開始利用下班時間苦鉆研,。一個月后,一個實用型的頸椎體位墊成功出爐,。這個體位墊使用塑料泡沫,,材質(zhì)更柔軟,但并不影響固定功能,,同時還在特定位置留出洞口,,讓人佩戴時不夾耳朵、不壓頭顱,、不磕下巴,。目前,,張秋彥的這個發(fā)明已經(jīng)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下一步將投入臨床使用,。
由于脊柱骨科的大部分患者無法自如行動,,安撫患者和家屬也是護士們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今年6月,,一名脊柱受傷患者因長期臥床而產(chǎn)生嚴重便秘,,情緒煩躁。張秋彥見狀立即上前微笑說道:“我知道一個按摩手法,,給您做一次感受下好嗎,?”“你這能管用嗎?我吃了那么多的藥都不管用,!”患者梗著脖子反駁她,。“您讓我試試吧,,就半個小時,。”張秋彥依舊耐心勸著,,一邊細心幫他按摩。按摩之后,,患者終于成功解手,。他拉著張秋彥的手激動地說:“我剛才態(tài)度不好,給你道歉,,真是太感謝你了,!”
為讓患者感受到真誠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wù),張秋彥又從團隊建設(shè)上動起了“腦筋”,。為了提高護士們的工作效率,,張秋彥從網(wǎng)上定制了五顏六色的警示牌,“絕對臥床”“血糖監(jiān)測”“防壓瘡”……各標牌分門別類掛在治療室的墻上,。與此同時,,她還將科室的藥品、文件盒物品全部歸類整齊,,并做好標簽,,要求大家取用務(wù)必規(guī)范。
“患者現(xiàn)在什么情況,,交班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看看床頭的警示牌就全清楚了?!痹谧o士廖可可看來,,工作效率的提高,,讓大家有更多精力和耐心地傾聽、理解患者的需求,。
12年來,,張秋彥始終保持著敏感的體察和對完美的追求,“我始終認為護理工作是平凡而繁瑣的,,但卻可以在細節(jié)處用心,,給患者傳遞更多溫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