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由海淀區(qū)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公共事業(yè)管理科主辦,社戲團隊承辦的第二十六期“胡同里的百家講壇”在大鐘寺社區(qū)活動室開講,。著名薩克斯演奏家、音樂家,、指揮家,、“中國薩克斯第一人”范圣琦以“奏響時代薩克斯
笑看人生風雨路”為主題講述他80多年來與薩克斯音樂為伴的故事以及分享如何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追逐夢想的人生感悟。
活動現(xiàn)場,,有部分薩克斯愛好者攜帶樂器,,專門來聽范圣琦老師講課,他們還向范圣琦老師請教了一些對薩克斯不理解的問題。范圣琦老師都耐心的,、一個一個地幫他們解決了困惑,,還教他們了一些吹奏薩克斯的技巧和自己多年總結的方法?;顒咏Y尾,,85歲高齡的范圣琦還為現(xiàn)場的觀眾演奏了好幾首經典曲目,他精氣神十足,,聲情并茂地吹奏了《梁?!罚ɑⅰ懂斈憷狭恕?、《我和你》(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他的音樂和他的精神狀態(tài),感動了現(xiàn)場所有人,,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音樂使我的生命更有熱情
大多人都會覺得是時髦又前衛(wèi)的人做的事兒,,想象中他們一定是熱血青年,,撕心裂肺的拉扯著嗓子,吼出別人都聽不明白的叫喊,。然而有這樣一支樂隊----老樹皮樂隊,,最年輕的成員也年近半百,隊長范圣琦已達耋耄之年,,然而他們的音樂夢想從未停止過,,仍然活躍在各大演出舞臺上。
老樹皮樂隊的成立源于一次與電影的意外碰撞,。92年陳凱歌導演為他的電影《風月》尋找爵士樂隊,,他找到了范圣琦,經過多次篩選,,樂隊才確定了最終人選,。樂隊精彩的表演隨著電影的熱映去往了國外,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老樹皮樂隊這個名字也漸漸走入了大眾視野,。
在為電影配樂之前,范圣琦都沒有想過給樂隊起名字,,直到陳凱歌提出這個要求,,他才想到這件事。樂隊的名字由他的妻子所取,,“老樹皮”歷經歲月滄桑,,經過風雨,見過世面,;任勞任怨,,不屈不撓,,只要不死,就為枝葉輸送營養(yǎng),;更老而彌堅,,象征著頑強的生命力。
1999年,,范圣琦以中國音樂家的身份訪問了美國,,在波士頓與著名的爵士樂演奏家交流,為大洋彼岸的朋友們吹奏了他改編的中國樂曲《梁?!贰栋⒓毺隆贰段覑勰?,塞北的雪》等,使美國人對這位中國學者投來驚嘆的目光,,立時引起轟動,。美國各大報紙紛紛報道,稱他為“真正的音樂家”,,展現(xiàn)出“東方爵士樂”的獨特韻味,。
如今的范圣琦每年都會應邀出國四五次,一年有大半時間都會在外演出,。他的音樂夢想雖久經風雨,、斑駁滄桑,卻歷久彌新,、韻味十足,,仍然保有十分的熱情。
別讓夢想死在25歲
有的人25歲就死了,,到75歲才埋葬,。而有些人,即使到了85歲,,依然可以活得像個少年,,范圣琦就是這樣的人。他是范仲淹的第28代孫,,著名的薩克斯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指揮家,、老樹皮樂隊隊長,。幾十年來,范圣琦老先生的人生軌跡都圍繞著同一主題:音樂,。
12歲大哥參軍后留下的薩克斯成了范圣琦音樂追求的起點,。之后,從鐵道文工團到赴美留學,再到老樹皮樂隊,,范圣琦手捧一只薩克斯,,八十載風雨藝術路,只為追求音樂的極致,。在給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主演的電影“風月”錄制配樂時,,他給自己的爵士樂隊取名“老樹皮”,,意為“歷盡歲月滄桑,經過風雨,,見過世面,,任勞任怨,老而彌堅,,有著頑強生命力”,。
他說,“人只能活一次,,夢想卻可以各自精彩,,不用糾結怎么選擇,一路走到底,,這輩子已經足夠精彩,。”夢想的路上有康莊大道,,也有崎嶇山路,但是重要的是堅持不懈,,永不停息,,無論在什么年齡,只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80歲照樣活成18歲,。他還說,“夢想對于每個人來說,,從沒有年齡和地域的限制,。心存夢想,永遠不會老,。沒有夢想,,心比身體先衰老,可我們偏偏都不愿老去”,。
活動結束后,,記者采訪一名現(xiàn)場觀眾,他說道:“范圣琦老師是我們都很喜歡的藝術家,我們很多人都是聽著他的音樂長大的,,今天目睹并聆聽他的講座,,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也讓我們學習到了他那種處事樂觀的心態(tài)和追求夢想的執(zhí)著,,這得感謝北下關街道,也祝愿胡同里的百家講壇越辦越好,!”
海淀區(qū)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公共事業(yè)管理科科長侯京玲出席本次講座,,北下關街道微信運維中心主任張弓驚主持了本次活動,北下關街道各社區(qū)數(shù)百名居民參加了此次講座,。
胡同里的百家講壇是北下關街道為打造“文化北下關,、書香北下關”品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為豐富轄區(qū)內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增進與明星大師之間的交流,、學習,同時也為明星大師走進基層提供一個平臺而開展的一項以社區(qū)為主體的文化活動,,已成為海淀區(qū)一項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動,。
海淀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杰表示:“胡同里的百家講壇將名家大師與普通百姓聯(lián)系在一起,,這既能讓名師大家密切聯(lián)系群眾,,也能讓群眾近距離與名家大師交流,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動形態(tài),?!?/p>
北下關街道辦事處主任畢淑琴對胡同里的百家講壇也贊不絕口:“國家在大力倡導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海淀區(qū)也在積極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qū),。而‘胡同里的百家講壇’在這樣的契機下,,緊緊抓住了北下關地區(qū)群眾的文化需求;踐行文化下基層,,藝術為人民,。我們希望這樣的文化平臺能吸引越來越多的文化名人走進社區(qū),持續(xù)不斷地讓普通百姓受益,?!?/p>